朝会结束太子刘景州与二皇子并肩缓行,这是他们首次一同踏出皇宫那威严的宫门。路上二皇子刘景轩眉头微蹙,率先打破沉默:“皇兄,如今陆国公权势如日中天,势力一天天壮大,朝堂上有父皇为其撑腰,我们是否该暂且放下成见,联手将他扳倒?再这样下去,怕是我刘氏江山都要岌岌可危。”
太子刘景州身形一顿,脚步停在那斑驳的石板路上,缓缓扭头看向自己的二弟。他心中暗自思量:看来这二弟也敏锐察觉到,陆肖之势已如汹涌狂澜,再难遏制。思索片刻后,刘景州开口道:“二弟所言极是,只是此事非同小可,不知二弟可有良策?”
刘景轩见皇兄这般回应,便也不再藏着掖着,神色凝重,言辞恳切道:“皇兄,您也清楚,陆肖如今战功赫赫,威望极高,军中大半将士皆对他忠心耿耿。单靠你我任何一人,都难以阻挡他的权势扩张。将来不管是你我谁登上皇位,面对如此权势滔天的陆肖,又怎能安心?一旦他心生不轨,有谋逆之心,我们难道真要将祖宗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你我虽在皇位之争上各有心思,但总归都是刘家子孙,江山姓刘,可陆肖他姓陆,终究是外姓之人!”
太子听后,脸上神色未变,仿若一尊雕塑般面无表情,并未即刻回应,而是转身,继续迈着沉稳的步伐向前走去。
就在这时,户部尚书王杰仁匆匆从一旁赶来,他微微弓着身子,快步走到二皇子身边,低声问道:“殿下,情况如何?太子可答应了我们的提议?”
二皇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轻声说道:“他虽未言语,但我瞧着,就算是默许了。”
同一时刻,千里之外的高句国壤平,陆肖正端坐在宽敞的大殿之上。自苏文与太后裹挟着小皇帝自杀后,陆肖派出的军队如秋风扫落叶般,几乎未遭遇有力抵抗,便迅速统一了高句国全境。如今,摆在他面前的难题是如何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尤其是辽州和吉州的管理者人选,让他颇费思量。
正沉思间,刘凝、刘景露和刘景伦三人联袂走进大殿。刘凝见陆肖眉头紧锁,满脸愁容,不禁关切问道:“陆郎,可是遇上烦心事了?”
陆肖长叹一口气,无奈说道:“哎,咱们如今最缺的,便是管理型人才。这管理一州之地,责任重大,合适人选我实在难以抉择。”
刘景露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自信的笑容:“陆帅,这有何难?”
陆肖一听,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惊喜,急切问道:“公主可有良策?还请速速告知!”
刘景露不紧不慢,条理清晰地分析道:“我们手中可用之人确实有限,可这高句国之前的文官却不少。如今高句国已灭,从他们当中挑选几人出来管理州郡,并非难事。只要军权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量他们也翻不起什么风浪。而且,如此一来还能让那些旧臣感受到,我们并未亏待他们,必定会尽心为我们效力。”
陆肖听后,先是一愣,随即仰头大笑起来:“公主大才,这番见解犹如拨云见日,可算是解决我的心头大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