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快到葛地时,扎下了营寨。桓王听说郑庄公出兵抵抗,气得火冒三丈,就要亲自出战,被虢公林父劝阻了。第二天,双方摆开阵势,郑庄公下令:“左右两军,不要轻举妄动,只看中军的大旗一挥,就一起进攻。”
桓王准备了一番责备郑庄公的话,就等着郑庄公出来对话,当面诉说,以挫其锐气。但郑庄公虽然列好了阵势,却只是守住阵门,毫无动静。桓王派人挑战,郑军却没人应战。快到中午时,郑庄公估计王军已经疲惫,就让瑕叔盈挥动大旗,左右两军一起擂鼓,鼓声震天,士兵们奋勇前进。
曼伯杀入左军,陈军原本就没有斗志,立刻就溃散了,反而把周军也冲乱了,周公黑肩拦都拦不住,大败而逃。祭足杀入右军,专挑蔡国和卫国的旗号冲杀,二国抵挡不住,各自找路逃跑。虢公林父仗剑站在车前,约束士兵:“如有乱动的,斩!”祭足不敢逼近。林父缓缓后退,没有损失一兵一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说桓王在中军,听到敌营鼓声震天,知道是出战了,准备迎战。只见士兵们纷纷私语,队伍早就乱了。原来他们望见溃兵,知道左右两营已经失利,连中军也站不住脚了。郑军却像墙一样压过来,祝聃在前,原繁在后,曼伯、祭足也带着胜利的军队,合力攻打。杀得车翻马仰,将死兵亡。桓王下令速退,亲自断后,边战边走。祝聃望见绣盖之下,料是周王,瞪大眼睛看准,一箭射去,正中周王左肩。幸好周王穿着厚厚的铠甲,伤势不重。祝聃催车前进,正在危急关头,虢公林父前来救驾,与祝聃交锋。原繁、曼伯也一起来前助战,各自施展英雄本色。忽然听到郑军中军鸣金收兵,于是各自收军。
桓王带领军队退了三十里扎下营寨。周公黑肩也到了,诉说:“陈人不肯用力,所以失败了。”桓王羞愧地说:“这是我用人不明的过错。”祝聃等回军,见郑庄公说:“我已经射中王肩,周王吓得魂飞魄散,正要追赶,生擒那厮,为什么鸣金收兵?”郑庄公说:“本来是因为天子不明事理,将恩德变为怨恨,今天应敌,也是万不得已。多亏各位将军的努力,国家没有灭亡就足够了,怎么敢多求?按照你说的,把天子抓回来,又怎么处置呢?即使射中王也是不应该的。万一重伤致死,我就有弑君的罪名了。”祭足说:“主公说得对。现在我们国家的兵威已经树立起来了,料想周王一定会害怕。我们应该派使者去问候,稍微表示一下殷勤,让他知道射中肩膀,并不是主公的意思。”郑庄公说:“这次出使非祭足不可。”于是命令准备十二头牛,一百只羊,还有一百多车粮食草料,连夜送到周王营中。
祭足再三叩头,口称:“死罪臣寤生,不忍心看到国家灭亡,才出兵自卫,不料军中不慎,有冒犯天子之处,寤生心中惶恐至极!谨派陪臣祭足,在辕门待罪,恭敬地问候天子是否安好,这些微薄的礼物,聊表劳军之用,希望天王能够怜悯并赦免我们的罪过。”桓王沉默不语,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虢公林父从旁代为回答说:“寤生既然已经知道自己的罪过了,就应该从宽赦免,来使可以回去谢恩了。”祭足再拜稽首而出,又到各营问候了一遍,都说:“安好。”
史官有诗感叹说:“别夸什么神箭射中王肩了,也不想想君臣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在对垒时公然不让步,却要在事后用虚礼来讨好天子。”
又有髯翁写诗讥讽桓王,不应该轻易出兵伐郑,自取其辱。诗中说:“用明珠去弹雀子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讥笑,哪有天子亲自出车的道理?传檄四方并贬斥爵位,郑国人难道会害怕天子的威严吗?”
桓王兵败回到周朝,心中愤愤不平,想要传檄四方,共同声讨郑寤生无王之罪。虢公林父劝阻说:“大王轻易出兵却打了败仗。如果传檄四方,是自取其辱。除了陈、卫、蔡三国之外,其他诸侯都是郑国的党羽。征兵不到,只会成为郑国的笑柄。而且郑国已经派祭足来劳军谢罪了,我们可以借此机会赦免他们,给郑国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桓王沉默不语。从此以后,再也不提郑国的事情了。
却说蔡侯因为派兵跟随周王伐郑,军中探听到陈国内部篡乱,人心不服公子佗。于是蔡侯引兵去偷袭陈国,不知道结果如何?咱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