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热冲压技术,本特勒可是不仅掌握了模具制造技术,还自行涉及了加热炉。
甚至连压机也都是跟着设备厂家一起做了开发。
这么大的投入,现在还没有收回成本呢。
自然是不能出意外。
毕竟,他们现在可是占据了产业链的上游位置,正是大展拳脚,挣大钱的时候。
“出不了意外,华夏的本土供应商,拼成本优势,做一些低技术含量的零件还可以。”
“像是热冲压成型这些站在产业链前端的零件,他们是不可能有什么收获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钱辉非常肯定的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这让冯博稍微松了一口气。
……
“部长,有个消息我觉得有必要跟你汇报一下。”
刘文非抱着自己的东芝笔记本电脑,来到了加藤一郎的桌子旁边。
为了标榜平等,东瀛系的公司,有许多都是领导和员工一样,都在一个大的办公室里头办公。
这种看起来平等的做法,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
所有的企业里头,东瀛企业的上下等级是最森严的。
“什么事?”
加藤一郎的情绪不是很高。
会田冲压这段时间在华夏的发展很不顺利。
不仅华夏本地企业的订单拿不到,就连东瀛系的零部件企业的压机订单也经常出现没有办法全部获得的情况。
这可就要命了。
会田主要的产品就是冲压设备,并不是什么综合性的大公司。
这压机订单拿不到,关联的开卷落料线之类的订单,自然也是没有希望的。
那么会田在华夏还怎么做生意?
这种局面,哪怕是跟广锻成立了合资公司,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毕竟刚开始的时候,零件都还是从东瀛运输过来的。
合资公司生产的压机的售价,还是比南山要高不少。
“我在《华夏汽车冲压》这本杂志上看到了一篇论文,里面的信息我觉得可能有点意义。”
马上就要汇报跟南山相关的信息了,刘文非的心情也是有点忐忑。
之前的时候,只要是汇报到了南山相关的内容,他就发现自己容易被骂。
“杂志?”
“呵呵!”
“华夏的杂志还能有什么名堂?”
虽然加藤一郎满脸不屑,让刘文非有点不舒服,但是他却是不敢反驳。
“曹阳在上面发表了一篇论文,在那里鼓吹热冲压成型技术,认为将来汽车车身零件的发展方向就是热冲压。”
“最关键的是他还说南山已经掌握了从压机到模具设计的全套热冲压技术。”
“这一点,我觉得是不是需要引起重视?”
刘文非这么一说,加藤一郎的表情终于有点变化了。
虽然在东瀛国内的丰田汽车、本田汽车都还没有去使用热冲压成型的技术。
但是作为冲压设备厂家,加藤自然也是知道这一门新技术的。
“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目前全球热冲压成型压机做的最好的就是AP&T,就连舒勒在这方面都有所不如。”
“而零部件企业方面,除了德意志的本特勒和同是欧洲企业的海斯坦普,再加上麦格纳旗下的卡斯马,应该没有哪家企业能生产热冲压零件吧?”
很显然,加藤一郎是不相信南山已经掌握了热冲压技术的。
“部长,您的记性真好!”
“目前这项技术主要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就连我们国内也没有哪家企业掌握了。”
刘文非已经感受到了加藤的态度,剩下的话他已经不想说了。
说多了,就是挨骂的结果。
至于后面的事情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他已经不想去想那么多了。
毕竟,哪怕是他现在劝说会田去研究热冲压成型的设备,也没有人会听的。
一直以来,东瀛都不是新技术的引领者。
他们更加擅长做的是对欧美已经开发出来的新技术做跟风研究,然后钻研出更加精良的工艺出来。
依靠着后发的各种成本优势,慢慢的获得市场。
热冲压技术,显然也是这个样子的。
全球没有大规模的普及,东瀛的车企都还没有用,他们是不会那么快的去研发的。
还差350月票本月就1000了,求支持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