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抢劫计划

其军队中骑兵比例能占到七成左右,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基本都是骑兵为主,汉军旗这会儿还未大规模发展起来。

历史上,后金这次的第二次南下劫掠,其实持续的时间很短,只有两个多月而已。

这次的入关劫掠皇太极部队分兵四路,第一路进攻独石口,然后要进攻居庸关;第二路是进攻得胜堡,然后进攻大同;第三路进攻龙门口,也就是今天的赤城龙门所;皇太极本人率领第四路主力进攻宣化。

皇太极对这次军事行动很看重,部署严密。

他本来以为这几路同时向明朝长城发起进攻之后,很快就能得手,然后几路大军汇集到一起,南下太原。

可他万万没想到,由于第一次的入关,大明对宣府和大同两镇的守护工作提前做了很多的准备,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防止后金再次入关。

要是再让后金打到京城脚下,那可真就是在啪啪的打崇祯的脸了。

俗话说得好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烂船还有三斤钉,大明朝真要是发狠,虽然野战不行,但搞一搞城防还是没问题的。

自从第一次被后金入侵打脸之后,大明可是在宣府、大同这边做了非常充分的战前准备,而且,面对后金的再次入侵,有过切肤之痛的本地守军作战也都非常的勇敢。

因此,皇太极的军队既没有如愿攻下龙门、赤城和宣化,也没有攻下大同,就更不可能实现四路会师的局面。

所以,皇太极看到没有办法继续南下,只能搬师撤出了长城。

应该说,皇太极军队第二次进攻长城,没有给明朝造成很大的打击。

当然,损失是肯定的,后金军队兵分四路,在宣府、大同地区及山西、河北北部往来穿梭,攻围大小城镇台堡无数,俘掠百姓、牲畜、财物不计其数。

不敢跟后金进行野外战斗的大明军队,也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百姓和财物被后金给带出关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