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权相之争(二)贤相崔佑甫

大唐气象 贪狼木 1464 字 4个月前

常衮恼怒异常,认为崔佑甫以下犯上有违礼制,立即奏请德宗,将崔佑甫贬为潮州刺史(今广东潮州)。

唐时,中书舍人与州刺史在官职上差别不大,区别就在于要去任职的地方。

潮州,古时属岭南界,典型的烟瘴地,距离长安三千多里!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和治安状况,已近六十高龄的崔佑甫恐怕都没办法活着走到,由此可见文官杀人不见血的阴狠本性。

德宗认为常衮小题大做没有批准,只是象征性的把崔佑甫打发到距长安不远的河南当少尹。

事情如果照此发展,宰相也就没崔佑甫什么事了,可谁知自肃宗时期延续下来的“宰相联合签署制”,让此事产生了颠覆性转变。

肃宗在位正值安史之乱,朝廷处于战时应急状态,为及时处办各类紧急军务,宰相们轮流值班办公,即便休息也要留一人全天值守。遇到需请示报告皇帝的事项,由值班宰相代替轮休宰相联合签署上报,这种做法渐渐固化下来成为常设制度。

德宗继位后,与常衮同时为相的还有郭子仪和朱泚,两人都是因军功享受宰相待遇,不参与朝政处理,实际上只有常衮一人独居相位。

他在奏报崔佑甫一事中,按惯例代签了郭子仪、朱泚的名字,却又没有知会他们,以至两人并不知情。

崔佑甫被贬的通报下发,郭子仪、朱泚因与崔佑甫私交不错,都先后上表替他讲情。这让德宗非常吃惊,弹劾崔佑甫的奏章你俩不是都签名了吗,怎么又反过来讲情!

二人均表示并不知道此事。德宗因为刚刚上任,还没人给他讲过宰相府有这项代签制度,以为是常衮胆大包天,欺君罔上。震骇之下,立刻诏令将常衮贬为潮州刺史,后又调整为福建观察使,任命崔佑甫为宰相。此时崔佑甫刚刚走到临潼(西安临潼区),奉诏返回朝中。

至于常衮,他在福建干的不错,充分发挥他的教学特长,修建学堂培养人才,为促进当地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四年后病故于任上。

稀里糊涂的做了宰相,崔佑甫倍感振奋,也深知肩上责任重大,自己年岁已高时日无多,便开始模范带领大唐官员,夜以继日的前人遗留下来的庞杂政务。

小主,

元载做宰相时吏治极为腐败,谁送钱谁当官,送得多当得大,根本不管你是进士及第还是胥吏转正。

到了常衮,他自诩清流,矫枉过正,选任官员只认科举。对各地推荐上来的人,无论贤良与否一律不用。那时的科举制还远没有后世那么普及,只认科举势必导致许多岗位长期空缺没人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