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傅高义教授(Ezra Feivel Vogel),二战前出生于米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小镇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
“他早年就读于俄亥俄州卫斯理大学,后来考入哈佛大学社会学院,拿到了博士学位。”
“他获得博士学位后,对东亚各国的文化和历史产生了非常浓厚兴趣。
“他先是简单学习了一些相关知识,便领着家人在东京生活了两年多,深入学习研究了岛国社会结构、平民生活和各种社会问题等等。”
“60年代初的肯尼迪总统时期,他从东京返回波士顿,进入哈佛大学社会学院任教期间,又受到了东亚研究所主任约翰·金·费尔班克的赏识与认可。。”
“72年,65岁的费尔班克教授决定退休之后,傅高义教授正式接任东亚研究所主任,和亚洲问题研究会主席等职务。”
“约翰·金·费尔班克教授,与那位被称为米国头号华国通的费正清教授,是同一个人吗?”小彼得低头看着手中书籍前几页的推荐序章,追问道。
“是的!”
大卫瞥了一眼学长罗庆仁,斟酌着说道:“约翰·金·费尔班克,给自己取的华国名字是费正清。”
“二战期间,他曾在CIA前身的米国国家战略情报局高层任职,战后进入哈佛大学教书。”
“50年代,他在福特基金会和哈佛大学的资助下,成立了东亚研究所。”
“并且,他还历任米国太平洋关系学会理事、米国远东协会副主席、亚洲协会主席、历史学会主席、东亚研究理事会主席等重要职务。。”
“60年代之后的上任肯尼迪总统、林登·约翰逊总统、尼克松总统、福特总统和沃乐恩·怀特总统,都曾邀请费正清和傅高义教授,担任政府的东亚问题政策顾问。”
“现在,费正清教授决定彻底退休了,傅高义教授就在他的帮助下顺利上位,发表了我们手中这本《岛国第一:对米国的启示》!”
“哦。。”
小彼得飞快消化着大卫这段话中的“营养”,手指把书页翻到目录,默默看了一会儿,又问道。
“你看过这本书了?”
“不,我还没来得及看。”
“但我的导师巴特莱教授,他已经看完了。”
“你的导师,是怎么评价这本书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卫抬起头放下书,笑着向小彼得摇头道。
“导师他说~这本书出版后,肯定迅速成为西方社会学界的研究书籍中,最畅销、最具影响力的作品!”
“因为它重新定义了未来十年东亚各国,甚至是世界各国都应该向岛国学习的风向标。。”
“在这本书中,傅高义教授认为岛国能获得如今的成功,并非来自传统的国民性、古已有之的美德,而是来自岛国政府和民间企业独特的组织能力、管理措施和精心计划等等。”
“这些都能从岛国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
“比如:岛国国民的教育水准较高且普及度好;社会治安好,犯罪率较低;有一套培养精英官僚、抑制腐败的有效体系;强调认同感却不缺乏竞争性的企业文化;提供合理保障又不致养懒汉的福利体系,等等。”
大卫说到这里,向学长罗庆仁丢过去一个眼神,低头翻开书的目录,继续说道。
“你们看这本书的额目录第一部分名为岛国的挑战,第一章章节名是米国的镜子。。”
“傅高义教授在这本书中还不止一次的强调了,他没有认为岛国的经济模式是全世界最强大的。。”
“他只是想告诉我们,告诉米国人和米国政府,岛国是如何仅用了不到三十年时间,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
“。。”小彼得也放下书抬起头,感觉心里又想更多了解大卫一点点,便问道。
“你呢?”
“你为什么对经济学如此感兴趣?”
“我啊~呵呵!”
大卫见小彼得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故意露出一个有点夸张的笑容,答道。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国家政治政策、经济趋势走向、社会稳定发展的国家里。。”
“我们身边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选择!”
“所以就算我不关心政治,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