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升这才发现,两人虽然面相三四十,实际却都是二十多岁。
柳大川28岁,木匠;柳二河则只有24岁,瓦匠;都来自河南府卢氏。
两人的父亲柳德友也只有49岁,是个农民兼篾匠。母亲赵翠荣48岁,除了一般的农活和家务外,还会织布,做些简单的衣裳。
第二家,男主人叫周茂华,27岁,农民,还会烧砖、烧陶,汝州郏县人。
妻子刘二妮,26岁,农民,会织布、女工。大儿子周道宝10岁,二儿子周德宝7岁。
第三家,男主人郑二砫,25岁,农民兼职石匠,南阳府南召人。
妻子何春芳,23岁,会织布、女工。女儿郑珍珍,5岁。郑二栓岳父何贵友,49岁,是个老农。
第四家便是邹润娘、李香云母女了。邹润娘29岁,李香云14岁,来自河南府卢氏。
邹氏略会织布、女工,略通医术,能辨别、加工草药。李香兰识字、会算,略会女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登记完,刘升很高兴。
各家男人除了会种田外还兼有一手技能,这是因为他故意挑选的兼职工匠。
可各家女主人都会织布、女工,就让他有点小高兴了。不过在古代,底层女子会织布、女工倒也正常。
登记的途中,柳大川等对刘升用的笔记本、水笔除了好奇便是敬慕,一种目不识丁的老百姓对读书人的敬慕。
唯有在笔墨纸砚方面有些见识的邹润娘、李香云好奇之余,似有探寻之意。
因为刘升写字的工具到方式,她们都是头回见。
笔记本倒容易理解,不过是制作精美些的空白书册。可那能写出纤细字体的笔,她们却是听都没听过,也不知是什么做的。
另外,刘升居然是从左到右横着书写!
倒是所用简体字没那么奇怪——此时读书人速写或者写狂草时,也多用简体字,只是简体字占比很少,而刘生却几乎都用的是简体字。
其中一些简体字李香兰甚至都不认识,只能猜测其意。
她虽然疑惑重重,却又担心这事涉及刘升的秘密,惹恼了刘升,便暂时将这疑惑压在心里。
刘升这边收起笔记本,瞧见众人在溪水边简单的洗漱下,又开始干活了。
他便找到正在给女儿洗脸、扎头发的何春芳,道:“小何,伱一会儿带着香云煮些小米粥给大伙儿当早餐。”
何春芳听了一愣,随即迟疑着问:“东家,吃这么早,中午饿了咋办?”
刘东升笑了,“咋办?当然是吃午饭了。”
“东家这是要管俺们一天三顿饭?!”何春芳先是一喜,随即又略带担忧地提醒,“东家,这一天三顿的吃耗粮可快了,俺们带来的这些怕是撑不了多少天。”
刘升道:“粮食没了我会解决,你只管按我说的做饭就是了。”
说完,刘升又爬到大石头上,高声道:“大伙儿先用心干一个时辰,干完了我们吃早饭!”
小李村的男丁们听了这话都露出惊喜神色。
年景不好,他们如今大都一天吃两顿,没想到给刘升干活儿能吃三顿,当真是美。
“多谢刘东家!”
“刘东家大方!”
“俺们保证好好干活儿!”
“···”
众人纷纷道谢,干起活儿来果然麻利不少,一个个充满干劲儿。
柳大川、李香云等虽然也担心粮食问题,却都识趣地没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