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刚进四合院儿就要挂了?

袁树森只比易中海小十几岁而已,这家伙打蛇随棍上,还真的就拜易中海为师了,在扎钢厂车间跑前跑后的围着易中海转,“师傅”不离口,张嘴就叫。

易中海很满意。

他还提醒袁树森要尽快将户口迁到京城来,否则,一家人都没有口粮,单单依靠他们从家里带过来的一点儿全国粮票是不行的,很快就能用完,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要将户口迁移到京城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要在京城有工作,其二是原籍所在地的介绍信,介绍信上写着迁移户口者的个人信息,必须身家清白方能迁移户口。

工作他有。

关键是原籍所在地领导的介绍信。

他拿到的介绍信是让他来京城看病的,可不是让他在京城落户的。

袁树森很是头疼。

他反复的查看了自己的介绍信。

介绍信分三页。

第一页是介绍袁树森个人情况的。

第二页是介绍病情的,说是他已经肝硬化,有腹水了,在当地医院无法治愈只能到京城去。

第三页是说袁树森到京城以后希望各单位能够照顾一下,还有就是开证明的单位介绍,也就是某某合作社。

袁树森反复看了很久,对介绍信有了了解,这家伙还真的想出了办法。

将第二页抽取出去。

只看第一、三页的话勉强能连贯下来。

没了第二页,这个介绍信就成了介绍袁树森并且要求京城各机关单位照顾他了。

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他让扎钢厂钳工车间主任开了一张自己是工人的介绍信,同样带着自己从老家拿过来的那一封去了交道口派出所,说是要办理户口。

扎钢厂的介绍信是真的。

外地的介绍信看起来也像是那么一回事儿。

办理户籍的民警心里有点儿疑问也归结为各地介绍信的写法不同,也许当地就是这么写的。

民警答应帮他们办理户口了。

不过要等几天才有户口本和粮本批下来。

袁树森微笑着连连感谢。

只要能把户口迁过来,别说等几天,就算是等一两个月都行。

从派出所出来这家伙终于长出了一口气,总算蒙混过关了。

回到家以后袁树森就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妻儿。

只要他努力工作,没准儿以后能像易中海那样一个月几十块接近一百块的工资。

等到自己儿子够年龄了可能也会有工作,到时候他们家的日子就好过了,比待在乡下日子好的多。

这家伙将自己要迁户口的事情告诉了易中海,还说他们家暂时没有粮本,买粮食都成了问题。

易中海沉吟着说道:“咱们四合院儿的邻居都非常好,谁家要是有困难了都是会帮忙的,先前我就是将家里的口粮指标分了一点儿给贾家,要不然,我就能帮你了!”

“师傅,我刚刚搬过来啊,怕是没人会给我面子将粮食指标借给我!”袁树森开口说道。

“无妨!”易中海很大气的说道:“我去帮你借,不借给你,还不借给我,我可是四合院儿里的一大爷,大家这么多年的邻居,其他人能不给我一点儿面子吗?”

易中海信心十足。

他找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李家。

他并不知道李平安夫妻两个还在实验室那边多领了口粮指标,只是认为李家的伙食不错,吃的好了,所需的粮食自然也减少,可能会有些盈余。

只是。

易中海找到李家说明情况的时候李平安不假思索的拒绝了,说道:“你说什么,以后袁家的粮本下来了再将指标还给我们?他拿什么还?粮本的粮食指标都是按照人口制定的,就算是将来他们家发了粮本口粮指标也仅仅是够吃而已,再说了,我家粮食指标也不多,你凭什么认为我们家能给他们均出一部分口粮指标?你还是去找别人吧,我帮不了你!”

李平安知道。

这种事情就是肉包子打狗,将粮食指标给了袁家人以后他们怕是不会再还回来。

李平安才不会将口粮指标借给他呢。

这段时间秦淮茹怀孕,吃的也多了起来,单单靠喝鸡汤可不行,这么紧要的关头李平安怎么可能将粮食指标借给一个刚刚来四合院儿几天,几乎是一个不相干的人?

“你......。”易中海想要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

没事儿的时候他经常诋毁李平安父子是庸医。

遇到麻烦的时候又想起找人家帮忙了。

李平安怎么可能让他如愿?

从李家出来的时候易中海面如死灰。

他又去找刘海中和阎埠贵商量,两人也没有办法,刘家、阎家的口粮指标都不宽裕,怎么可能帮的了袁家。

易中海去了袁家,本来是想说自己无能为力,帮不了他们的。

当他到袁家以后看见袁树森的妻子赵芳第一眼的时候认为这女人是能够生养的,屁股大,长的很有些白皙,好看。

此时的易中海生出一种好感,还有一种遗憾。

小主,

这么一个能生养的女人只给袁树森生了一个孩子。

可惜了。

这家伙不能生养,他对赵芳可没什么想法,只是单纯的有好感而已。

袁树森对易中海奉承一番,易中海也不好意思拒绝了,心里想着实在不行自己就匀出十几斤的粮食指标给袁家,不能多给,还不能少给吗?

问来问去。

还只有何雨柱这家伙手里有多余的粮食指标,他说可以匀出三十斤给袁家,不过他们要用钱买。

六块钱买三十万粮食指标。

易中海盘算了一下,六块钱几乎就是三十斤粮食的价格。

如是答应了就等于多出了一倍的钱,相当于在黑市上买了三十斤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