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音律与伪史

进入音乐学院嘛,有些基础知识就得补上,除了基本的唱功之类的,当然也有各种音乐赏析和音乐历史,两人就谈到了一个挺让人,嗯,至少是挺让王旭恶心的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会儿的华夏其实在音乐界和历史界也有过一次大争论,那就是七阶音是哪里来的。

华夏宫商角徵羽的五音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而现代音律却大都使用七阶,的标定方式,也就是所谓的七阶音律。

西方音乐界认为华夏的七音是后来由佛教传过来的,但却没法说明是什么时候,怎么传过来的。而华夏音乐界,则是有信的,也有不信的,这个事情还好,毕竟即便是传来的,也是两千年前的事情了。

华夏古曲却多有流失,很多古籍中记载的乐曲都流失了,直接的文字记录证据很少能证明七音到底是哪里来的。

这也是华夏重词而轻曲的一个例证,许多的词千古流芳,但曲却近乎遗失殆尽,当然这也有文字更易于保存,被更多人熟知的因素在,但那些古曲的遗失也不能不成为一种遗憾。

大家都说华夏音律五阶,但有意思的是,其实华夏的流传下来的曲谱却很少有单纯使用五音的,而是大量使用了半音,整体则体现出六音,七音都存在的情况。

不是没有,茉莉花就是纯五音的,但并不多。

而所谓的五阶声律反而是近代才流行的说法,华夏古代说五音不全,指的是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而47这两个半音却被隐藏了。

因为这两个音不完整,所以听起来哀伤,低落,缺少堂皇之感,不为士大夫所喜,很多时候就被故意忽略掉了。

嗯,你看小日子就特别喜欢用那两个音,可小日子的古乐同样传自华夏,如果华夏就是五音,他们那两个音从哪里学来的?

五音,还是七音,其实华夏早有定论,五音是正音,被文人士大夫所喜。

另两音是半音,听了有低迷之感,所以被他们所厌,这才有了五音之说。

但并不是说华夏的古曲中不用那两个音,1977年出土的战国曾侯乙墓中,曾出土了一套国宝级的青铜文物变种,那东西有5个八度,用的就是七音,远比传说中随佛教传入的时间要早得多。

王旭甚至感觉七音本来就是华夏发明并传播出去的,毕竟能追溯的历史实在太久远了。

但这个年代,正是华夏民族最缺乏自信的时代之一,西方大部分的音乐着述中,都认为华夏音乐是五音的,因而反过来质疑华夏的音律是贫瘠的。

而西方人质疑了,华夏的学者们第一时间的反应不是骂回去,而是立刻回去反省,是不是咱们真的不行。

这才有了这段时间可笑的五音七音之争,不过这都不是争论最大的地方,毕竟无论谁发明的,都不是西方发明的。

真正的争端是在另一个音乐的重要领域,就是无论五音还是七音,都需要定音,也就是如何标定准确的乐音。

所谓的五音七音,其实并不仅仅是一个音乐的问题,这更是一个数学问题。

一个音好不好听,是由人的耳朵和相关的大脑决定的,研究表明,这和声音的频率有关。

一根琴弦如果能够发出悦耳的声音,那么这根琴弦长度的一半,一定也行。

这是古人最初也是最简单的认知,但用数学来解释,就是一个频率悦耳,那么他的倍频也一定悦耳。

由此也可以推出,这个频率的三倍频,四倍频也都是悦耳的,这些倍频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个八度。

而定义一个八度内的五音,则需要使用三分损益法,挺古老的一个方法,解释起来挺麻烦,但是确实很符合数学规律,颇具美感。

这五个正音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得到,而4和7这两个音却不能,所以,直到现在,华夏都没搞明白曾侯乙墓到底是怎么定音的。

这个问题其实困扰了华夏人很久,一直到明朝的一个皇子,朱载堉发明了十二平均律,这里不细说了,比三分损益法复杂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