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做梦的高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种神秘的,几乎像是说明书一样的课题研究那就几乎是拿着科研成果往脸上砸,没人会傻得去拆穿,只会自己偷偷吃下。

然后完成后,再觍着脸去要那种没有方案的课题。

当然,这些操作也都在上面的眼里,这些大学也都顺势加强了各种审核与考察,特别重大或者有些敏感的课题还需要过一道上面的手。

有些甚至直接就被没收了,然后不知道哪一天又神神秘秘地把成品交给水木,比如那种可以吸收电磁波的涂料,还有一种叫TR单元的电磁波发生与接收装置。

甚至连微机械的研究,大部分都已经不在水木的手里了,估计在某个数字研究所里,他们也挺难的,这些年关了不少,没准王旭折腾出来的项目能让这些少关一个两个的。

而水木那里开始在王旭的引导下,逐渐开始搞基础性的研究。其实这也本来就是水木的定位,具体工程化和实物化的研究,本来他们就不擅长。

就好像后世有一张图,讲了很多大国重器的总工,水木只有一个,国防七子却有很多。这个事情在互联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可以说是骂水木帝大的起始,毕竟帝大一个都没有。

但这件事情,在水木和帝大自己看来却无比正常,因为那些工程类项目本来就不是他们的强项,比如说军舰、飞机,这两所高校连航空系都拆出去成立航院了,总工怎么可能有他们的人。

其他也都是类似的,水木到底还是工科,因此还有一个撑撑场面,而帝大说到底是理科,那就更不可能有了。

王旭前世有个朋友讲了一个故事,某人参与了某款胖胖的飞机的研制,承接了一个关于大负荷,高温,强沙尘环境下刹车盘设计的理论研究。

这东西完全是一种卡脖子的技术,可以说没他的研究,那个短距起降就是个笑话。但你要看整个工程的实施名单里,根本不可能有他,因为他出的就是一篇论文,和工程一点关系都没有。

说到底,他主要的工作都是在做各种理论计算,总结经验公式,最多做个实验室样品,再做些环境实验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接项目的时候,考察了半天,根据这个,他只能猜那东西是用在某种起落架上的,但他连是什么型号,起落架具体有几个轮子都不知道。

之后,人家根据他的论文做出了成品,那是真的和他没什么关系,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的论文到底被用在哪里,怎么用的。

一直到那个飞机都在夏视上露面了,他才收到感谢电话,说他的研究很重要云云。

这可以是个故事,也不完全是个故事,国家对于高校是有定位的,水木和帝大以及华科院的一些机构,大多从事的是基础方面的研究,国家需要他们往深了去搞,而不是往实用去搞。

就好像后世传说水木搞的那个光刻工厂,几年前的一篇论文,莫名其妙地被翻出来炒作,感觉却马上就能上线了似的。

但当时论文发表的时候,水木那个教授就说了,这东西只是一种提供极紫外光源的理论。后来又和汉斯国的大学一起搞了验证实验,验证为可行。

水木教授的工作到此也就为止了,这一成果足够让他升职加薪。至于要不要继续,怎么继续,谁来继续,自然有国家安排。但理论依旧是理论,离实用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这一世,有了王旭的影响,这种趋势可能只会更加深入,也许会有些实用性的研究,但那都是用来恰饭挣钱的。而他对水木的利用,可不是帮着水木挣钱就完了的,他可是东四王二啊。

就好像同样是研究电动车,如果是车厂,应该会从单电机,传统底盘的方式开始研究。

如果是互联网企业,可能会从车机互联,自动驾驶之类的方向开始。

而王旭安排的课题,却是电磁悬挂,轮边电机,超导避震,能量回收,多轴姿态控制,单轮独立运行,路面感知,整体车轮,多传感器融合,大数据分析,智能学习,等等子课题。

要求做到车身一体化,功能模块化,通信总线化,充放电模组化,接口标准化,车机智能化,驾驶无人化。

王旭和姜主任介绍这些项目的时候,就说这些东西可能只是科幻梦想,甚至就是纯粹做梦,根本连实现的可能都没有。

但王旭又说:“如果是一般大学,那么追赶一下,模仿一下都无所谓。

但咱们是水木啊,如果咱们都不能带着国人做梦,还能有谁呢。”

——

(不好意思,离岗两天,带闺女玩去了,才一岁半,抱着你的腿说求求了,你还能怎样?

我家女儿天下第一萌,不接受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