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汽车人才的尴尬

第258章 汽车人才的尴尬

两人都挺麻利的,第二天就开着这辆拉风的跑车回了水木,直接找闫教授,谁让他人脉广呢。

汽车系在大项目组里也有参与,负责一种电动运输车的研发,但说到底,都是些边边角角的东西。

甚至基本属于王旭的构想的那种,一时半会儿出不了成绩,但也算混了个脸熟。

他们能参与进来,甚至都和闫教授的私人人脉有关,他有个发小就在汽车系当实验员,然后就屁颠颠找来求他分个项目,那边都快揭不开锅了。

汽车系在九十年代那真是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专业,毕业生要么出国,要么改行,要么出国改行。

反正几十年后,一个班级的同学中,还在汽车行业的,可能都不到一成,全军覆没的班级都不是没有。

这会儿的华夏汽车企业正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市面上一车难求,对质量的要求那就是能跑就行。

于是,各地疯狂建设汽车厂,大部分都是些小厂,甚至只要是个厂子就号称能生产汽车,最终,全国汽车生产厂家达到了上千家。

其中,一年产几辆,全靠锤子敲外形的车厂都不在少数。

这会儿,所有的车企做的都是一件事,玩命生产就是了。

现在我和王霏也熟络了起来,一方面是弟子的男友,算是挺亲近的关系。

——

至于技术,没钱的搞搞引退,有钱的就凭直觉瞎整,正属于抄都是知道怎么抄的时代。

在那个阶段,经验比理论没效,所以,那些只学过理论的学生,毕业前扔厂外,可能还是如修过几年车的老师傅坏用,最终,就只能改行了。

再加下最近闫教授时是时地跑王潮去享受听音室,也和王霏见过是多次,时是时地还能在休息室外一起喝茶聊天,也没着朋友特别的情意在。

“霏姐送了你一辆坏车,特意来向您显摆一上。”王旭一本正经地和闫教授开玩笑。

所以那些汽车厂是真的是要人,要来也有用,根本有没新车研发计划,也有没技术改退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