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因特尔与AMI扯头花内幕(3合1)

第353章 341.因特尔与AMI扯头花内幕(3合1)

赵德彬记得,因特尔和AMI有一场官司从八十年代打到了九十年代(现在正在互扯头花当中),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因特尔赢了,裁定因特尔可以撤回对AMI的授权,但因特尔违反了默示的诚信契约还是什么的,反正就是丑国官司里的那套说辞。

当然,因特尔和AMI是“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的典范,好几十年间,这两家就没有哪怕一天不在打官司的,可以说是丑国法庭的包年用户,在丑国每一个州的法院都提交过诉状,为丑国法律界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一批律师靠着这活吃饭。

所以,即便是这场官司快把AMI给搞没了,赵德彬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事,对其中的细节并不是很清楚。

毕竟,在赵德彬穿越前的2022年,因特尔和AMI打得已经没那么激烈了,甚至两家公司有联合起来的趋势,对抗威胁越来越大的皮衣老黄和ARM。

直到今天凯茜给赵德彬披露了其中内幕,赵德彬才弄清楚来龙去脉。

凯茜从她的房间抱回来了一摞资料,不夸张,真的是抱过来的。

她从中间抽出一叠比板砖还厚的文件,塞进了赵德彬手里:“老板,这份资料是AMI和因特尔官司的详情和分析,你有空的时候可以看一看。”

赵德彬对着手里这本跟百科全书篇幅差不多的文件干瞪眼:“Well……凯茜,还是请你先给我讲解一下吧。”

“之所以AMI和因特尔的官司特别复杂,是因为两家公司的纠纷从七十年代就开始了。

老板,为了把事情向你讲明白,我需要从头讲起。

因特尔成立于1968年,由前神童公司成员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和戈登·摩尔(Gordon Moore)联合创立。

或许老板你已经知道,诺伊斯与得州仪器分享了集成电路的专利,摩尔则是‘摩尔定律’的开创者。

在给公司命名的时候,诺伊斯和摩尔想模仿彗普公司,用创始人的姓氏组合给公司起名,只可惜两人的姓氏组合起叫作“Moore Noyce”,发音听上去很像是‘更响的噪音’,完全没有彗普的‘HP’来得高级,很不利于招商引资,两人只好放弃这个方案。

最终,两人将公司取名为‘Intel’,源自于Integrated Electronics(集成电子)这个词组。

其实,因特尔最开始是做存储器的。

摩尔还曾说过:‘因特尔永远是一家存储器公司,我们永远不会卖CPU’。

七十年代对于因特尔来说是一个美好的时光,因为他们在市场上几乎没什么天敌。

不过,生意人的话不值得信赖。

进入八十年代,当储存器业务利润下降,因特尔就放弃了储存器业务,转型生产CPU。

但即便七十年代的因特尔只是兼职生产CPU,它也稳压了AMI一头。

AMI成立于1969年,由以桑德斯先生为首的八名创始人联合创立,实际上,当时的AMI也只有这八个人。

1971年,因特尔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单芯片微处理器——Intel 4004,不过这是计算器上的CPU,性能有限,不能用作电脑处理器。

其实,因特尔本来是不愿意做CPU的,但有一家倭国计算器公司下了一笔大单,要求因特尔生产4004处理器,但由于金融危机,买家违约,因特尔只好公开销售这批4004处理器。

为了追回欠款,1974年,因特尔发布了4004的升级版,世界首款8位微处理器8080,此款CPU激活了个人电脑市场。

现在,这些产品和举措听上去像是传奇故事,实际上,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很难能窥见传奇的端倪,事实也并没有那么尽善尽美。

一开始,因特尔是计划将8080用在电子表上,但由于8080用在电子表上性能过分溢出,因特尔才开始考虑将其用于计算机。

8080发布不到一年,AMI马上就‘克隆’了8080,并且还以‘9080’的名义销售。

自此,因特尔和AMI开始变得纠缠不清起来。”

赵德彬诧异地说道:

“我没想到,AMI的胆子竟然这么大、路子竟然这么野。

连名字都起得这么像,这不就是光明正大的抄袭吗?

怎么这个时候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就不灵了?”

凯茜回答:

“1975,AMI已是家初具规模的上市公司,有着200多种产品组合,其中,大约有四分之一是AMI自己设计的,包括RAM芯片、逻辑计数器和移位器;

至于剩下的四分之三,大多数都是抄袭其他公司的‘克隆产品’。

虽然现在看上去非常奇怪,但那时的半导体行业才刚刚起步,厂商之间相互抄袭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小主,

甚至于,AMI的剽窃都没有引起因特尔的愤怒,两家可以称得上是朋友。

在1976年,两家还签署了一个交叉许可协议,因特尔把中低端的CPU交给AMI代工生产。

在此协议之后,AMI的克隆产品9080直接改名为8080A,只比因特尔的8080多了一个字母‘A’。

很难想象,AMI只为这份合同付出了32.5万丑元,换算到今天也还不到100万丑元。”

听到这个数字,赵德彬不禁咋舌——这么低的价格,简直跟白瓢没什么区别。

凯茜看懂了赵德彬的表情,立刻解释道:

“因特尔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主要是一些大买家,一开始是丑国军方,后来是通用电子、霍尼维尔、ICM之类的,必须要求有多个来源途径购买芯片。

所以,AMI在成立之初的战略就是——成为这些大买家可靠、高质量的第二供应商。

在很多时候,AMI都是二次采购别家的产品,在未经原CPU制造商授权的情况下,通过逆向工程获得芯片的设计。

比如说,当年,AMI就是通过因特尔的8080处理器的一张照片,反向逆推出了CPU的设计原理。”

赵德彬听得一愣一愣的:

“好吧,当时芯片行业刚刚起步,由于技术和工艺的限制,CPU的复杂程度并不是太高。

现在,这么做可行不通了。

要不然,AMI也不会现在都还没逆推出386CPU。”

听到这里,凯茜从那一厚摞文件中准确抽出几页资料,递给了赵德彬:

“老板,说到AMI的386,总算有了两个好消息。

第一个好消息,托了你借出去的500万丑元的福,AMI完成了386CPU逆向工程的最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