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我李石坦坦荡荡

而李诗意跳的舞蹈,必然以女子的视角!

那……

李石脑海中立马浮现出一个历史人物——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石读文学史,对于这位大名鼎鼎的女词人自然很熟悉,他立即开始思索,这位词坛大家生平之作里,有哪些主题在“伤秋感怀”范围内。

想了一会,发现自己其实只能想起《声声慢-寻寻觅觅》和《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顿时觉得自己其实挺才疏学浅的,笑了笑,赶紧又在平板上搜索易安居士所有的作品,然后一首一首的读。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这首《行香子·天与秋光》可做备选之一。”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嗯,《声声慢》可做备选之二。”

……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这首《鹧鸪天桂花》可做备选之六。”

李石选了六首伤秋感怀的词作为备选,又打开微信,把自己的想法和李诗意交流了一下,同时也把这六首词发给她,道:

“我目前的想法是,以李清照与她丈夫赵明诚的感情故事作为主线,以赵明诚去世作为时间节点,赵明诚去世之前一首,我目前选的是《鹧鸪天-桂花》,赵明诚去世后一首,暂选《声声慢-寻寻觅觅》。”

“这两首都是她们家因朝廷dang争牵连,开始走下坡路之后,不过前一首她丈夫赵明诚还活着,那时候两人回乡居住,摆脱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开始研玩金石书画,享受隐居生活的乐趣,所以这首词虽然伤秋感怀,但更多的是托物抒怀,整体的情调激扬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声声慢-寻寻觅觅》应该是写在她丈夫赵明诚去世之后,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这首词悲秋之凄凉,算是到骨子里了。”

他说完自己的想法,微信那头的李诗意沉默了半天,才突然回了句:“老乡,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加一首她和她丈夫过好日子的时候的词,来与这两首词又进行一个对比呢?这样我编舞的时候,也能有更多的起伏转折。”

李石一愣,立马觉得这个想法很不错。

这样,故事的主线也更完整。

如果把这次的创作看成是一部剧,那在这部剧里,跳舞的李诗意自然是主角李清照,她可以以舞蹈来演绎李清照的生平与情绪。

自己呢……

嗯,可以是赵明诚,也可以是她们家郁郁不得志的文人邻居,或者一个观察者。

“如果我在里面的身份是赵明诚,那前面多一幕戏,除了丰富故事,也确实能帮助我更好的代入进去。”

李石立马想到了一首词,一首被许多网友调侃为李清照“最胆大”、“最耻骨”的词。

这首词写在她赵明诚结婚之后,描述了她婚后,在闺房内,与丈夫甜蜜恩爱的情景。

他思索了一会,铺开纸张,拿起毛笔,沾墨写道: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这首词翻译过来,大意便是——

傍晚时分,来了阵风,下了场雨,洗尽了白天逼人的炎热。女人弹完笙簧,又对着镜子抹上一层薄薄的晚妆。

绛红薄绡的透明睡衣朦朦胧胧,雪白的肌肤若隐若现,醉人的幽香弥漫在闺房里。她忽然微微一笑,朝旁边的男子轻启朱唇,道:“郎君,今天晚上的竹席可真凉爽呵。”

行书而就,搁笔。

李石望着纸上的词,思虑起来。

“洗尽炎光……从词的内容来看,可以当做是夏末秋初的时节,倒是还符合三幕都是秋日的大基调。”

“词也够甜蜜,与后面对比反差极大,能有足够的冲击力,只是,词中描述来看,她穿着闺房透明薄纱的睡衣向丈夫示爱,场面过于私mi……怕是李诗意不太好用舞蹈来表现这一幕……”

“如果选这一首,她不会认为我是故意的吧?”

他思考一番,心想,身正不怕影子歪,我李石坦坦荡荡的怕什么,都是为了创作,先把这首词跟老乡说说,看看她怎么想的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