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慧秀和王齐讲述白云寺大致情况。
白云寺有一位方丈,等同道临宗宗主。
也有两位副长老,分别是慧至、慧成。
寺有四院,分别为上佛、戒律、罗汉、般若。
上佛院类似道临宗的总殿院,掌管宗门内部大小事务。
戒律院等同监观院和监狱院。
罗汉院等同武、阵、器、丹、符五脉,就是掌管佛门武力的地方。
般若院内众僧精研弘扬佛法。
花费了两个时辰,到了一处山门前。
王齐看到山上佛塔林立,红墙黄瓦,气势非凡。
耳边传来若有若无声声梵音,鼻端嗅到阵阵檀香,仿佛置身佛国。
跟随慧真等人,进入白云寺内,见到白云寺副长老慧成。
慧真禀报此次行程,以及介绍王齐。
慧成和王齐双方代表各自宗门,礼节性问候几句。
随即就让慧秀带王齐先去厢房休息,待明日再去拜见圣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齐感谢副长老慧成和上佛院慧真后,由慧秀带领,离开总殿。
走在白云寺内,观看着四周的风景,王齐明显感受到和道临宗有很大不一样。
道门自然,虽然宗内建筑暗合九宫八卦,讲究布局。
但在其他地方,如山水树木,则尽量保留原样,讲究自然。
佛门这里一殿一树,都极有讲究,但更多的是用了各种手段布局而成。
慧秀一边带着王齐穿行各处,一边讲述各处亭台楼阁的名称,以及各种佛门典故。
大有短时间内把王齐培养成为一名精通佛史的居士。
王齐认真倾听,不住点头。
在穿过一处回廊时,对面走来三个年轻僧人。
为首一人肥头大耳,身材肥胖。
宽大的僧袍穿在他的身上,宛若紧身衣一般。
白云寺僧人根据等级,衣食住行都有规矩。
一般来说,方丈、长老,以及各院首都身穿黄色僧衣,或者明黄,或者杏黄。
这种级别的僧人,都是元婴期修士。
金丹期僧人则身穿灰色僧衣,筑基期僧人身穿暗青色僧衣。
至于炼气期小僧,则身穿褐色粗布僧衣。
对面过来的三名僧人都穿着暗青色僧衣,显然都是筑基期修士。
只不过三人僧衣在领口上略有区别。
王齐使用灵眼,一眼看出,最前面的胖僧人是筑基后期,他身后的二人是筑基中期。
胖僧人看到王齐慧秀二人,面有不屑,非但不让,反而迎面过来。
王齐用眼角余光看着身旁的慧秀。
慧秀真诚豁达,又很谦逊。
眼前这条廊道只能三人并排同时行走,若是对面过来二人以上,则必须有一方避开。
特别是对面过来的这个胖大僧人,一人就占据大半廊道,更要收腹避开。
若是平日,慧秀一定会主动侧身让开廊道。
可是今日,慧秀并没有半点想让的意思,而是依旧前行。
王齐心中一顿,看来这二人必然有什么过节。
“哟,这不是我们慧秀师叔祖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旁边的这位应该就是慧秀师叔祖的道临宗王师兄了吧?看起来也不怎么样,怎么都瘦的跟麻杆似的。听说你们在四象城吃了午饭才回来,吃的如何,王施主,是不是感受到我佛的慈悲之力,少了一分食用生灵尸体的罪孽?啊,哈哈哈……”
胖和尚身后的两个和尚也跟着大笑。
佛门僧人剃度后都会有一个法号,按字排辈。
如今白云寺内辈分最高的自然是圣僧,属宗字辈,整个白云寺,只有圣僧一人。
下一等就是慧字辈,小和尚慧秀作为圣僧的亲传弟子,自然是慧字辈,而且身份极高。
还有几位闭关的太上长老,白云寺方丈、副长老、四大院首,都是慧字辈。
慧字辈的僧人,除了慧秀,基本都是元婴中期以上的高僧。
再下一等就是清字辈,如四象城守清远。
这一字辈的僧人境界有高有低,高者元婴多年,低者依旧是金丹初期。
清字辈再下,就是净字辈。
这一字辈僧人出了极少数进阶金丹,大都是筑基期。
如面前的这几个和尚,都是净字辈的。
他们和慧秀隔着清字辈的僧人,所以称呼慧秀为师叔祖。
不过刚才的称呼中,没有半点敬意。
还当着慧秀的面,对王齐问出这么冒犯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