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生于那承载着厚重文化底蕴的儒学世家,家中世代皆是大儒,其父曾任济宁知府,在元末那乱世之中,宛如一盏明灯,坚守一方天地,保境安民,其贤明之举传遍天下,为百姓所传颂,亦为士林所敬重。
这个时代!经历了蒙元百余年对汉家读书郎残酷压迫的岁月,这一代的读书人,心中都燃着一团火,他们将造福一方视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渴望用所学去修补这饱经沧桑的山河,去抚慰那受尽苦难的黎民百姓。他们怀揣着的,是真正读书人的浩然正气,是对家国天下最纯粹、最炽热的深情。
方孝孺,便是这众多心怀大义的读书人中的佼佼者,他绝非仅是舞文弄墨的单纯文人,而是以士大夫的高标准严以律己,时刻践行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仿佛在用一生去书写对家国的忠诚与担当。
后来,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名起兵,战火纷飞间,南京城终被攻克,建文帝下落成谜,一时之间,山河变色,天下震荡。朱棣颁布奸臣榜,方孝孺赫然在列,旋即,他成为了第一个被捕之人。可这被捕的过程,却透着几分令人唏嘘的“礼贤下士”,只因朱棣深知,方孝孺乃天下士人的领袖,早在攻入南京之前,那赫赫有名的布衣宰相姚广孝就曾千般叮嘱、万般嘱咐朱棣,切不可杀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种子将就此断绝,若得不到方孝孺这般人物的认可,即便朱棣日后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在天下士人的心中,也永远脱不去“篡位”的骂名。
在那庄严肃穆的紫禁城大殿之上,朱棣怀着复杂的心情,恳请方孝孺为他起草登基诏书。彼时的方孝孺,身着一身孝衣,那素白的颜色仿佛是他对建文帝忠贞不二的无声宣告,他目光坚定,毫不畏惧地怒斥朱棣,将心中的悲愤与对正统的坚守,化作声声质问,直击朱棣的心底。
朱棣,他的性格本就最像朱元璋,那骨子里的刚硬与霸气,让他平日里容不得丝毫忤逆,可面对方孝孺,他竟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耐着性子,一次又一次温和地劝解,口干舌燥也未曾口出恶言,只是近乎哀求地说:“先生,这是我的家事,还请您为我起草诏书啊。”然而,方孝孺却只是提笔写下了几个大字——“死即死,诏不可草”,那寥寥数字,却重如千钧,彰显着他宁折不弯的气节与至死不渝的忠诚。
朱棣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那朱家人的暴脾气一触即发,他红着眼,厉声质问方孝孺:“你不怕死吗?不怕诛九族吗?”而方孝孺却挺直了脊梁,决然回应道:“你杀我十族又何妨?”这一句,似是平地惊雷,震撼了整个朝堂,也彻底激怒了朱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是,那惨绝人寰的一幕上演了,朱棣竟真的下令诛了方孝孺十族。当着方孝孺的面,他的亲人、门生、故旧,一个个被无情地带到刑场,鲜血染红了大地,惨叫撕裂了天空,那是怎样的人间炼狱啊!整整杀了七天,847 人也好,873 人也罢,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都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而方孝孺,始终默默流泪,他的目光从未离开过那摆在面前为朱棣起草登基诏书的纸笔,可那纸笔,至始至终,未曾被他挪动分毫。最终,方孝孺慷慨赴死,用生命扞卫了他心中的君臣大义,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忠诚之歌。
站在后世的角度去回望,或许有人会感叹他的刚烈,质疑他的行为,觉得为了心中那份君臣大义,连累了八百多人,这样做是否值得?然而,在那个时代,在真正的读书人、真正的士大夫眼中,这一切,太值得了!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信仰,是一种超越生死的坚守,是即便明知会粉身碎骨,也绝不屈服的精神啊!
这种精神,它叫名节,是一个人在这世间立身处世的根本,不容玷污;它叫大义,是面对家国大义时的义无反顾,虽死无悔;它叫不屈,是在强权压迫、生死抉择面前的铮铮铁骨,永不低头。
纵览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其间固然有数不清的文人败类,就如那东林党中,那些在南京城外,卑躬屈膝迎接皇清的无耻文人,他们的行径令人唾弃,让人心寒。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如银河中浩瀚星海般的无数大儒,他们秉持着这种精神,前赴后继,绵延不绝,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们生长且热爱的这片人间大地。
东林党,这群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自诩为清流的文人团体,实则是大明王朝的一大祸根。他们打着“正人君子”的旗号,在朝堂之上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将朝政搅得乌烟瘴气。
就拿“明末三大案”来说,梃击案中,本应是查明真相、维护宫廷安稳、以正朝纲的关键时刻,东林党却借此机会,排除异己,将其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不是为了真正探寻幕后黑手,还宫廷清明,而是企图通过操控舆论、影响审判,来打压与自己政见不合的势力。他们不顾案件本身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只想着如何让己方在朝堂争斗中占据上风,使得原本就复杂的局势变得更加混乱不堪,也让朝廷的公信力在民间大打折扣。
再看红丸案,这本该是关乎皇帝安危、国本稳固的大事,可东林党人又一次罔顾大局,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肆意攻击政敌,把对皇帝病情救治的探讨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党派纷争。各方势力你争我夺,互相指责,全然不顾病榻上的皇帝生死,更没有心思去寻找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让这件事演变成了一场朝堂闹剧,也让大明的统治核心陷入了更深的动荡之中。
还有移宫案,本是为了遵循祖宗礼制,妥善安置先皇妃嫔,确保宫廷秩序正常过渡的事件,东林党却又从中大做文章。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强行推动自己的主张,丝毫不考虑各方的利益平衡以及宫廷内部的和谐稳定,导致各方矛盾激化,使得宫廷内外人心惶惶,加剧了朝廷内部的分裂。
而到了明朝末年,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外有清军虎视眈眈,屡屡叩关;内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烽火遍地。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东林党人依旧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担当和骨气。当李自成的大军逼近北京,崇祯皇帝苦苦寻求对策,希望朝中大臣们能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或出钱助饷,或出谋划策抵御外敌,可这些平日里高谈阔论的东林党人,却一个个推诿塞责,守着自己的家财,不肯为国分忧,眼睁睁看着大明的江山一步步走向崩溃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