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正文卷第140章:本王有那个能力吗?如何安置?
刘恪认真思考了片刻,这根本不是个问题。
无论是交趾的正规军,还是长山里的南越土着。
刘恪对他们,都是很抱有好感的。
这个好,具体就好在,他们能替大汉流汗流血。
他这次费力打交趾,甚至绕了一大圈,各种算计,就是为了生擒,为了俘虏。
包括一次雷霆加身,也是为了增加个人对南越土着们的威慑力。
毕竟汉军的兵马数量,还是太少了。
用计谋,用天命,各种骚操作,固然是以弱胜强的唯一办法。
但也少不了硬仗。
想要北伐,就得增兵。
而琼州的人口就那么多,征募新兵之后,还得练兵。
花上不少时日,才能成军。
以东胡大可汗的能耐,不可能给大汉太多时间。
而直接把交趾国的军队,牛来自用,就不同了。
虽说战斗力方面,不如百战百败最后反败为胜的大汉禁军。
但再怎么说,这也是一支正规军,能够省下征兵、训练的时间,也不会对琼州的农事,造成影响。
直接吃下这支兵马,用来扩军。
再把两万多南越土着,编制成山地特种部队。
大汉这次打下交趾,不仅没怎么损兵折将,还扩军大成功,大大缓解了兵力上的捉襟见肘。
而且这也能够为刘恪之后的战略规划,提供极大的帮助。
打江东,江东沿海一带多有百越遗族。
百越遗族和南越土着,同出一支,同根同宗,就有极大的操作空间。
打荆南,荆南多山地,正是这群适应交趾山地的官军,发挥的时候。
打川蜀,更不用多说,既有山地,又有类似于百越的土着。
至于这群人对大汉的归属感,刘恪觉得,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问题。
首先,就是这群交趾的正规军。
他们仍旧是汉人,交趾国本就是大汉分裂出的一个部分。
交趾国要是彻底没了,他们归属于大汉,简直理所应当。
当兵吃饷,跟谁混不是混。
而那些南越土着,几百年间中,已经接受了中原文化。
会说汉话,一些例如猎人的落后习俗,也改变了许多,文明了许多。
和对付东胡人不同,大汉永远不会有多个种族,但可以有多个民族。
不过针对这群人的思想建设方面,还是得多做做工作。
想到此处,刘恪将一个小物件,往陈伏甲手中一抛:
“这群俘虏就交由你代管,既然他们归降于大汉,倒也不必太过苛待。”
陈伏甲虽然出使劝降屡屡不成,夷州后新增的【持节】特性,都仿佛成了个摆设。
但他在话术上面,确实是有一手的。
能忽悠交趾百姓,自然也能忽悠住交趾官军。
陈伏甲下意识接过物件,低头一看,愣了愣。
虎符?
“.”
张议平见此,也是摸了摸腰间。
什么鬼,他刚投降,虎符怎么就去到汉帝手上了??
嘶.
难道是趁着方才交战的时候,轻巧取下的?
能在万军之中取上将虎符,那取上将首级,也不是难事吧?
汉帝居然对他留手了??
刘恪这时候,也望向了张议平。
“交趾兵马,暂且就如此对待。”
“这将军嘛.”
【姓名:张议平】
【年龄:40】
【统率:92;武力:91;智略:88;理政:83】
【特性:文盲、兵谋、飞军、爱民、审慎、谋定而后动】
四维能力,除了统率比之前的张淮阳差了7点,智略稍低,其他各方面,都不分上下。
也就是交趾小国,且两军仅大规模交战一次,一战而定,让张议平实在没有太大发挥的机会。
不过就从救雷兰、退九真、进长山等来看,也足以称得上名将。
尤其还是个文盲,出身寒微能练到这个水平,绝对是天纵之才了。
只是
刘恪出言问道:
“张将军为何不降?”
张议平让手下将士们,都放下了兵器,蹲伏在地。
他自己,却只是放下了兵刃而已,仍旧身躯挺直。
“张某遭此大败,唯有一死,又有何面目再事二主?”
让手下将士们投降,是为了保全将士们的性命。
他自己不降,是为了报知遇之恩。
虽说交趾国国君不咋地。
但张议平能从一个不识字的汉越混血小民,混成一国大将,确实也受到了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