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登黄鹤楼》,当今七律第一

当然更多的人是不明觉厉。

他们能感受到这首诗很厉害,但却不知道厉害在何处?

这时候评论区已经有人开始,点评起来了。

“黄鹤楼是登临游览的胜地,苏神这首诗表达了吊古怀乡之情。”

“前四句写登临怀古。昔日的仙人已乘黄鹤离开了,此地只空余一座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再回来,朗朗碧空千百年来只有白云悠悠。”

“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楼,一段美丽的神话传说,几分繁华与热闹逝去后的失落与惆怅。”

“诗人围绕黄鹤楼的由来反复吟唱,似脱口道出,语言俗白,却一气呵成,文势贯通。一座空空的黄鹤楼因而呈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次寻常的登临化为追古抚今的慨叹,白云千载,遐思悠悠。”

“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眼前美景如画,内心乡愁难抑。”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形象而直观的描绘:晴朗的大地,远方汉阳的绿树历历在目;鹦鹉洲上,萋萋芳草如茵。开阔的视野,生机勃勃的明媚风光,作为远景衬托出黄鹤楼远眺汉阳、俯瞰长江的挺拔气势。”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即景生情,薄暮的柔美与思乡的幽怨交织在一起:黄昏的雾霭悄悄地在江心聚集,乡愁也在诗人的心中涌起;江面水气氤氲,乡愁依附在缥缈的烟波中。日暮烟波与悠悠白云相照应,形成一个悠远渺茫的意境。”

“最后,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但并不遵守七言的格律,不讲究平仄对偶,全诗笔随意转,情感真挚而气势奔放;诗中的物象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起伏曲折,使诗的意蕴丰满而自然。诗中巧妙地嵌进地名,山川风物更觉具体可感。”

评论区中自有大才,分析的头头是道。

这时候,一直在观看直播的庐州大学教授钱穆文,终于忍不住,主动和苏青云连麦。

“苏先生真乃大才,此七言律诗旷古绝今,堪称天才手笔!”

这一番评价不可谓不高。

钱穆文又继续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时精妙无比,但具体妙在何处?且听我分析!”

“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说到这里,钱穆文顿了顿,喝了口水继续说道:

“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水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

“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

“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

“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

“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

“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

最后,钱穆文激动至极,感叹道:

“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读这首《登黄鹤楼》,就仿佛在看一首绝美的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等才华,以入宗师之境界!”

钱穆文这边刚夸奖完毕,那边孔子大学院长,当世大儒孔儒风老爷子又申请连麦,刚一接通,孔老爷子便赞叹起来:

“妙极,妙极。苏先生这首《登黄鹤楼》,恐怕李太白见了,都要自惭形秽,搁笔而去!”

“若是苏先生你这首《登黄鹤楼》早写一千三百年,李太白恐怕都不敢在黄鹤楼上题诗了!”

说着,他也开始分析起来。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

“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

“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

说到这里,孔儒风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目光精光点点:

“这恰是苏青云的高明之处,苏青云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此外,双声、叠韵和叠音词或词组的多次运用,如“黄鹤”、“复返”等双声词,双声词组,“此地”,“江上”等叠韵词组,以及“悠悠”、“历历”、“萋萋”等叠音词,造成了此诗声音铿锵,清朗和谐,富于音乐美。”

“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这首诗叫我欢喜至极,我愿称之为当今七律之首!”

……

这首诗让李白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