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务教育司的成立,以及大夏试行四年义务教育制的消息虽然火爆,但绝对没有文安公主正式入朝为官令人震撼。
朝中官员以往都是来荣国府拜访贾赦、贾政、林如海等人,今年的中秋却是拜访黛玉的居多,而且多是翰林院的官员。
礼部义务教育司至今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按照朝廷的制度,六部各司设郎中一人,正五品;员外郎一人,从五品;主事一到两人,正六品。
义务教育司如今只有黛玉这个主官郎中一人,余下的员外郎、主事都还没有配齐。
能在史书上浓墨重彩记上一笔的千古盛事,这几个官职如今哪个不眼馋?
吏部曾问过宫中的意思,皇帝老爷直接将选官的权力交给了刘弘与黛玉二人。
借着黛玉刚刚封官,又值中秋,往荣国府拜访恭贺的人是络绎不绝,陪同黛玉待客的贾琮光是茶水都把肚子灌饱了。
等到乘车前往宫中赴中秋宫宴时,一路上都会有人凑过来套近乎,吵得贾琮脑瓜子嗡嗡响。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好几天,刘弘与黛玉经过数次讨论商议,最终从翰林院要来了翰林院编撰谢雍为员外郎,又从吏部文选司推荐的几名候补官员中挑了两人为郎中,凑齐了义务教育司的编制。
八月末,义务教育司正式成立。
黛玉上任的第一件事就要找她爹、财神爷林如海要银子,一开口就把林如海给吓住了。
两百万两白银,还只是第一笔。
“玉儿啊……”
“林大人,您现在面前站着的是礼部义务教育司郎中林黛玉,不是您的女儿黛玉。”
黛玉的俏脸上满是郑重,不卑不亢却让林如海哭笑不得。
“哈哈哈哈……林大人……哈哈哈哈……”
一旁看戏的贾琮没忍住笑出了声,见黛玉瞪了他一眼,端坐椅子上作乖巧状。
“好好,我闭嘴,两位林大人继续。”
林如海神色古怪的打量了一下闺女,最后无奈将身份从林爹爹转换为林尚书,苦笑道:“不是本官不给你批,实在是你要的太多了。朝廷如今只是打算先在南、北直隶试行义务教育,建书塾、书院,聘请夫子先生,也要不了这么多银子啊。”
黛玉又掏出了一份公文,递了过去:“两百万两不是下官跟林尚书随口胡说的,这是初步拟定的顺天府各县学堂数量、规模大小,以及所覆盖之范围。先不说夫子的俸禄,光是建设学堂所需,一府之地就需二十万两白银。”
按照皇帝定下的规矩,义务教育所需费用,皇家出六成,户部出四成。黛玉既然打算从户部要走两百万两银子,再加上皇家内库所出,那就是五百万两。
北直隶下辖顺天、保定、河间等十一府,南直隶下辖金陵、苏州、扬州等十四府。
各府之面积、人口皆有不同,平均下来一府之地最起码都得十五万至二十万两银子,五百万两都是堪堪够用。
当然,这不是每年都需朝廷支出这么多钱,只要把握住学堂的质量,使用个几十年上百年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一年支出五百万建设两省,最多六七年就能将整个大夏境内覆盖了。
到那时,每年的支出主要就是学堂夫子的俸禄、学堂建筑的修补以及课本的更新补充。
林如海心中大概算了算,五百万两白银还真是略显紧张。
不过嘛,闺女要干大事,他这个当爹的自然不会扯后腿。反正大头是皇帝老爷出,市舶司前几日才送来了两千八百万两商税,他所幸豪气一把,顺道坑一坑抠搜的皇帝。
“百年大计,岂敢轻忽?两百万哪里够,本官给林郎中三百万,林郎中再去宫中从内库支取四百五十万。总计七百五十万两白银,足以将学堂覆盖南、北直隶二十五府了。”
啪!
户部大印往文书上一盖,林如海心情舒爽的将其递到闺女手中。
黛玉见大印盖好,这才给了爹爹一个甜甜的笑脸。拜别林尚书,喜滋滋的去宫中坑另一个爹。
贾琮则是留了下来,吃瓜看戏只是副业,他今日也是有正事要跟林尚书说。
只见贾琮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公文,展开摆到姑父老丈人的跟前,指着印泥都还没干的户部大印说道:“尚书大人,这还有一份支取银子的公文,您顺道盖个章可好?”
咚!
林如海只往公文上瞅了一眼,就立马没好气的往贾琮的脑壳上敲了一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我是什么?财神爷?我从哪给你变出两百万两银子来?”
贾琮眉头微微一挑:“前几日市舶司才送来了秋税,我听文阁老说,您可是从拽着陛下的袖子,硬是从陛下的口袋里掏走了一千五百万两银子。”
“那也经不住这么花!我从陛下那抢……咳咳,从陛下那要点银子不容易,你们一个个都跑来跟我要银子,一开口就是几十万几百万的,户部就是再有钱也能被你们给掏空了!”
林如海提起笔来,将两百万用蓝色墨汁划掉,改成了一百五十万,随后才盖上了户部大印。
贾琮的嘴角抽了抽,小声嘀咕道:“尚书大人区别对待啊,给林姐姐的不但足额还加了一百万,轮到我了就砍上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