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途中生变

明朝那些案 阿楠 1101 字 1个月前

永乐皇帝继位以来,几乎年年不消停。征蒙古、下西洋、迁都顺天府……许多大事都是同时办的。这样沉重的负担最重还是落到百姓头上,今年的大荒说是天灾,其实是人祸。数十万男丁背井离乡,去修宫室、运木料,不闹饥荒才怪。

杨荣虽特别强调“当地官府”四个字,但谁都听得出弦外之音。

姚广孝自然也懂。这位黑衣宰相冷笑几声,一翻三角眼道:“书生之见!”

杨荣遭到申斥,立即垂手站立,战战兢兢道:“学生错了!”最近朝廷里火药味十足,他的好友杨士奇就因为迎驾稍迟被抓紧诏狱。杨荣不可能不吸取教训。

姚广孝侃侃而谈:“说白了还是你们这些学士久居馆阁,不知道天下人想些什么。你以为造反者都是勤勤恳恳的好百姓?错了!他们中大多数原本就是无赖。你白给他们一次粮食,便要给第二次第三次。哼哼,圣上辛苦打下的江山岂能养这些闲人?”

杨荣听着口风便知道剿匪已不可避免,为今之计只能尽量推举文官去办此事。目前朝廷中分为文武两派,在朱棣这位马上天子治下,自然是武人占上风。此次民变声势浩大,若依然让强硬派统兵,恐怕对百姓造成的伤害十余年也不得恢复。

但姚广孝早就修炼成精,杨荣深知自己的心思瞒不过他,但沉吟间心生一计,说道:“恩相,还是您说得对。学生如梦初醒,也觉得该以剿代抚。”

姚广孝不耐烦的挥了挥手:“你有话直说,想推举谁?”

杨荣道:“恩相,学生想的却是另一件事:若是出征,该调派多少军兵合适?”

姚广孝不假思索道:“大宁铁骑两千,青、兖、登、德四卫步军弓手各一千,共计一万人。”

杨荣又问:“那粮草从何筹措?”

姚广孝冷冷一笑:“就用你们准备赈灾的那批。十万石,足够大军整整一年用度,我就不信明年这个时候还剿不灭那些乱民。”

杨荣道:“此举好是好,就是太破费了。今年国库已捉襟见肘,若是明年陛下再征蒙古,户部可就拿不出银子来。”

姚广孝一愣,知他说的是实情。朱棣动不动便拿蒙古练兵,几乎成了常态,谁知他明年会不会再次出征?若到时交不出粮草,他这个“黑衣宰相”脸上可不太好看,

他轻抚胡须,说道:“勉仁有什么两全其美的法子?”

杨荣道:“学生以为民变的根源是人人信奉白莲教之故。如今的掌教自称‘佛母’,极擅妖言惑众,山东百姓十家中倒有八家供着她的牌位。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