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其娘之,这个林如海,居然也会拍马屁了。”
看到昌平帝,明为斥责,但眼中那股满意之色却一闪而逝,袁英德如何不知道林如海那句牢骚其实是挠到了昌平帝心中的痒处。
有些看不惯的他忍不住轻哼了一声:“陛下,西宁郡王率领三千辽东铁骑进京,名为犒赏,实则是在向咱们示威的。
咱们倘若拿不出相应的对策,恐怕朝中的风向又有变化了。”
昌平帝沉默了。
谁都知道,安再师是太上皇的心腹,这次太上皇借着犒赏安再师的名义调三千辽东铁骑入京,说白了就是向他和满朝文武示威的。
同时也是在隐晦的告诉他,“你爸爸还是你爸爸,别看你借着潼关之败重整京营,但别忘了除了江南大营外,八万辽东军还在老子手里,你要是敢不听话,就得掂量掂量。”
“天悬二日啊!”
袁英德心中暗叹,这就是双圣在朝的弊端了。
别看太上皇已经退位,但十多年来却还在暗中操控着朝堂的局势。
搞得下面的官员都不知道应该效忠哪一个皇帝,原本就繁琐的朝廷局势变得愈发的错综复发。
就在他心思百转中,昌平帝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位爱卿,西宁郡王此番回京,父皇可是说了要让内阁拟出一个章程,要如何迎接这位刚从辽东回来的功臣,你们有何两侧啊?”
袁英德和林如海两人思索起来。
太上皇这次调安再师带着三千辽东铁骑回来,摆明了就是来示威的,偏偏还要让昌平帝和文武百官搞出一个欢迎仪式,这摆明了就是在敲打昌平帝,换做谁都憋屈啊。
过了一会,突然听到林如海发出了一声轻笑。
“陛下,这有何难?”
“嗯……”
昌平帝眼睛顿时一亮,“林爱卿,你有何良策啊?”
林如海朗声一笑:“陛下,既然太上皇有命,要陛下和满朝文武迎接从辽东鬼来的有功之臣,咱们照做便是。
只是您别可别忘了,近期要归来的可不只是安再师这位西宁郡王,还有刚从草原归来的定远伯啊。
定远伯可是刚平定了察哈尔部落的叛乱,打下了漠南二十年的和平,您作为大夏天子,总不能厚此薄彼吧。
总得一碗水平端才是,您说呢?”
昌平帝微微一愣,随即一拍龙案,“林爱卿此言甚是,朕身为天子,赏罚分明才是煌煌正道。
安再师朕要赏,贾瑜难道就不赏了吗?
朕不但要赏,而且还要重赏!
林爱卿,你马上替朕拟旨,告诉贾瑜……让他先放缓脚步,等到半个月后再回来,务必要和安再师一同进京。”
“卧槽……”
袁英德整个一哆嗦,差点吓麻了。
昌平帝这是要让贾瑜和安再师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打擂台啊,要不要这么激烈啊?
当他抬头看向昌平帝时,发现这位登基十余载的天子,此时脸上只剩下冷冽的厉色……
…………
蜿蜒崎岖的官道如同一条长蛇般延伸在山谷之中,远处青翠的树木和奔流的河水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壮美的画面。沿着这条官道缓缓前行的队伍看似永无尽头,人影和车影交错纠缠,形成一幅繁忙而壮观的景象。
在这条队伍中,火枪兵们枪上肩,以四人为排行军;
牲畜们呼吸着粗重的气息,牛羊们挤挤挨挨地行进着;高高堆起的物资装满了大车,在阳光下闪耀出金黄色的光芒。
整条官道弥漫着尘土和汗水混合而成的气味,人群嘈杂喧闹声与牲畜低鸣声交织在一起。随着队伍行进,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在蓝天映衬下显得更加神秘壮丽。
贾瑜乘坐着一匹红枣马,站在距离官道不远的一块土丘上,在他的旁边,则是站立着冯唐、伍云春、谢有道等一众将领。
望着从面前经过的络绎不绝的队伍,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志满意得之色。
这次大军远征,直插草原数千里,直捣乌兰巴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