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协议转让

协议转让潮隐秘链条探析

近年来,A股市场经历了一场显着的协议转让潮,上市公司重要股东通过与私募机构签订协议,频繁转让其持有的股份。这一现象不仅在市场上引发了高度关注,也让投资者对协议转让背后的深层逻辑产生疑虑。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动因、风险及市场对策。

一、协议转让潮的现状与背景

自2024年5月中国证监会推出史上“最严”减持新规以来,协议转让作为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重要形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根据统计数据,自5月24日新规实施至12月13日,已有389家上市公司陆续披露协议转让计划,平均每月有40余家股东计划逐步减持。这一趋势的背后,折射出私募机构在市场中的活跃角色。

以学大教育为例,股东紫光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将616.2万股股份以每股40.302元的价格出售给南京星纳赫源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减持比例高达5%。这种大规模的股份转让并非偶然,反映出私募基金在资本运作中的新模式。

二、协议转让的优势

协议转让相比于传统的二级市场减持,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和合规性。

首先,协议转让在手续上相对简化,股东可以与受让方根据实际情况商议股份转让的价格与数量,避开了市场的直接冲击。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因减持所导致的市场波动,还对维护上市公司的股价稳定尤为重要。

其次,协议转让在时间上也更具灵活性。通过提前议定,可以避免大宗交易带来的一系列限制,使得减持过程更加顺畅。

此外,协议转让方案设计比较灵活,受让股份的数量和价格都可以协商确定,更好地满足交易双方的合理需求。

三、私募机构的角色与代持现象

随着协议转让的普及,部分私募机构利用这一政策玩起了“代持”的游戏。某些机构在协议转让中,表面上承担了接盘的角色,实际上却仅仅是转移了股份的名义,仍然由大股东实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