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得最近的一户人家正在收衣服,抬眼看到陌生的小孩,出来提醒她们,“小姑娘,李子不可吃多。”
说罢正要回去,忽然想起什么,追问道,“你们是从何处来?怎么进得这里?”
又看到黎青青脚下的木奎,顿时慌了,“奎儿这是怎么了?当家的!当家的!快出来!”
从屋内出来一个男人,抱着少年进屋。
酝酿许久的暴雨倾盆而下,那妇人连忙招呼姐妹俩进屋,几人跑动间,地上已经被雨点子砸出水泡了。
几人冲进堂屋,拍打身上的水珠子。
黎青青放下背篓乖巧地坐下,拉着姐姐的手。
“你们叫我林婶就行,刚才那是我男人,叫他林叔即可。不知你二人为何来此,还恰好捡到奎儿呢?”
林婶倒了两杯水给她们,特意叮嘱黎青青,“你刚才吃了好些李子,不可多喝热水,当心肚子疼。”
黎青青不明白,“为什么?”
林婶笑了,“这是我家乡的老话,说是桃饱杏伤,李子树下抬丧。自小就这么说,具体为何我也不知。”
黎青青见林婶良善,便解释了一番她们是如何遇见少年的。
林婶听罢拊掌大笑,“奎儿啊奎儿,你也有今日啊!”
笑罢,又想起什么,“如你所说,你们姐妹俩怕是多日不曾好好吃过饭了,且等着,阿婶给你们做些吃食。”
不过半个时辰,林婶端上来一桌饭菜。
皆是农家日常所见,并不曾有大鱼大肉,可玉米面饼很大,鸡蛋汤也很大碗,还有些山间常见的菜蔬,并几个土豆番薯。
黎青青看了一眼,问林婶,“林婶,你可留够家中饭食?”
黎山山也有了些拘谨,“这过于丰盛,全给我们,您和林叔吃什么?”
林婶诧异,“不过一顿饭,还能吃穷我们不成?阿叔阿婶粮仓里还有粮呢。莫担心。快吃吧!”
心里却在想,这姑娘莫不是以为她一家子就这么点粮?
她哪里知道,黎青青所在的村子早已在闹饥荒。
连年苛捐杂税,加上天时不好,他们村,乃至附近几个村,谁家敢说自己还有余粮。
虽还未发生饿死人的事,却家家都紧着,不敢多吃一口。
若不是到这种地步,想来她们二婶也不至于生出卖侄女换钱的心思。
两姐妹对视一眼,收起眼中的惊讶,拿起筷子大口吃起来。
她们两人不知在山里转了多少天,刚开始还算日子,后来便算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