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他的一个决定,就能影响到南中百姓的衣食。
就比如说刚才的草麻。
只见花少主脸上故作不耐之色,眼底却是闪着晶亮,看着冯鬼王说道:“你这什么神色?有话就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咳,花娘子,我说句不中听的话哈。”
冯刺史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说道:
“你别看现在往南边走马队能赚得多,但这是因为南中官道没有完全修复,所以让你独占了好处。”
“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啊,不信你看,现在建宁郡和云南郡之间的官道已经快要打通了吧?”
“云南郡吕太守(吕凯),跟我也是老熟人了,早就跟我来信,商量如何把越巂和云南两郡联系起来。”
“照目前的情况,你觉得你还能独吃这好处多久?当别家的马队也能到达永昌郡,甚至翻过哀牢山的时候,你怎么办?”
花鬘脸色微微一变,但嘴上却是不服输:
“怕什么?就算真要那样,他们肯定也没有我们熟悉那里。大不了我们辛苦一些,多跑几趟,跑得远一些……”
冯刺史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她的话:“所以你给你的族人找的出路就是当苦力,赚辛苦钱?”
花鬘低下头,踢了踢箱子,闷声道:
“不然还能怎么样?总比去你们汉人的甘蔗园里当劳力强……”
冯刺史痛心疾首地说道:
“他们当劳力,那是因为他们只能当劳力,干不了别的。若是你也是这种想法,那你的族人以后也就只有当苦力的命。”
“同是南中七郡,为啥他们就是当劳力,而从越巂出去的孩子却能当管事?你就没想过?”
花鬘不服气地说道:“因为越巂有学堂啊!谁说我没想过?”
“多少人等着抢学堂出来的孩子呢,去年我也想要几个,谁知你们兴汉会一个都没给别人留。”
“幸好前两年我的族人也有几个孩子进了学堂,要不然现在我的马队每清一次帐,还得要请一次外头的学生。”
“那得花多少车马费和辛苦费?”
花鬘很是不满。
“对嘛,学堂啊!”冯刺史掰着手指头说道,“现在不管汉中、陇右、凉州都有学堂,就连锦城那边,也有人想要开学堂。”
“谁都知道学堂出来的学生好用,更别说要是谁家的孩子有出息,能保送进南乡学堂,那就算是翻了身了。”
“当了官,可不就是最大的出路?”
随着冯刺史权势愈重,“巧言令色”的特技也越发少用了。
但一旦用出来,威力依旧不减当年半分。
只见花少主听了这番话,不由地怦然心动,心思翻涌。
只是想起办学堂的难处,她又觉得一盆冷水浇到了头顶上:这学堂岂是说办就能办的?
自南中北上经过锦城时,花鬘也是在锦城停留了不少时日,与父母团聚。
与父母闲聊时,正好就说起了最近锦城想要办学堂的风声。
在锦城呆了快十年了,大人与阿母对锦城发生的事情,自然也会有一些渠道去了解。
她下意识地就是说道:
“妾听闻,这学堂之事,干系重大,岂是说办就办的?”
“听大人与阿母说,蜀郡几个大族联手欲办学堂,成与不成,亦是未知……”
说到这里,她突然又顿住了,原本眼底的晶亮泛上了眼眸,定定地向冯刺史看去。
只见她的小巧的鼻翼突然扩张开来,呼吸变得有些急促。
“冯……冯君侯,哦,不是,冯郎君,妾素知那南乡学堂与你有莫大联系,却不知……”
当年花少主为了给族人找出路,把一部分族人迁到了越巂,正好是赶上了越巂的红利。
但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那都是基本操作。
再说了,孟家原本在南中那么大的势力,哪是一下子就能迁完的?
更别说还有那些依附于孟家大大小小的部族。
这些年来,随着花少主的马队名声渐渐在南中传开来,以前孟家的关系又重新恢复了不少。
现在已经有不少人靠着她吃饭。
而这些关系又是支持她在南中随意往来的底气。
这些年走南闯北的经历,花少主早就通了一个道理:
我又不造反,就是想多赚点钱,让大伙的日子好过一些,有什么不对?
部族的人支持自己,不就是因为这一点嘛!
冯鬼王为什么能在大汉横着走?
不就是因为他背后有一个兴汉会?
我背后也有不少部族支持呢!
诸葛阿公不是也说了嘛,汉夷如一,我为南中夷民谋利,凭什么畏手畏脚?
眼下提起学堂,听着冯鬼王的口气,让花少主突然发现了一条通天大道。
若是自己当真办成了这个事,那我……岂不是也能学一学蜀地的世家,成为南中望族?
真能像南中李家(李恢)那样,自己的族人还怕没有出路?
想到这里,花少主的心就不可抑制地怦怦乱跳起来。
于是泼辣的南中小夷女,瞬间变成了羞涩的花姑……咳,花娘子,让冯刺史咧嘴一笑:
“花娘子想说什么?”
“妾想问的是,不知冯郎君对这办学堂之事,可有什么门路?”
花少主很是轻声细语地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办学堂啊,第一要紧的,是教材。故要办学堂,首先就要解决教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