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你真是太了不起了。哎呀,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这代人的眼光,真的不如你们这代年轻人啊。”赵兆新感慨万千,自惭之意是发自内心的。
高凡在电话那头无声地笑了。赵兆新的表现是他预料之中的,这个年代大多数单位都缺乏商业意识,科研部门就更是如此了。
他此前之所以要教赵兆新这么多,也是担心赵兆新眼皮子太浅,人家给个几万美元,他就把专利给卖了。
微生物所吃亏,倒也不关高凡的事,可万一赵兆新一不留神,掉到人家的坑里去,把二步发酵法的国内授权也卖给劳氏了,高凡可就傻眼了。
“赵所长,你们和劳氏签约,不会影响到对我们的授权吧?”高凡有些不放心地问道。
为了避免被劳氏劫胡,高凡提前就与微生物所签过合同,以一年10万元的代价,要求微生物所在与任何单位签署专利授权合同时,都不得排除对沧化科贸的授权。
虽然有这样的依仗,高凡还是要和赵兆新再确认一下。万一这位仁兄一时糊涂,把与沧化科贸的合同给忘了,那就麻烦了。打官司毕竟不是愉快的事情,更何况,涉及到外商,万一某些“有官部门”脑子进水拉偏手,就太恶心了。
“不会的,我们和沧化科贸之间是有合同的,我们怎么可能会取消对你们的授权呢!”听到高凡的问话,赵兆新义正辞严地回答道,说完,又觉得有些理亏,便讷讷地补充道:
“我们跟西德人说了,我们所是国家的单位,我们研制出来的成果,首先是要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所以所有国内企业的授权都是不能排除的。”
他真不能不觉得理亏,因为他在当时首先想到的是北京制药厂等国企的生产问题,与沧化科贸的合同反而不是他最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