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遇到关键时刻,少了这些东西还真不行。
比如:结婚!
隔壁老王家娶儿媳妇买了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咱儿子结婚,不买个14寸的大彩电,好意思出门跟人打招呼?
说到底,还是个攀比。
只要能把面子撑起来,用一比一的比例换侨汇券算得了什么?
不怕换得多,就怕没人换!
紧急时刻连1比2都有的是人愿意换。
于是顺理成章,陈凡手里的元侨汇券,还真就被包圆了,而且除了文化厅、宣传部这两个单位的主要领导捡了点便宜,其他都是被作协内部人换走的。
这一次也让陈凡见识了作协会员们的实力。
平时一个个看着不起眼,好多都抽着3、4毛一包的烟,穿着便宜的布鞋、棉布衣服,戴一块只要80块钱的老手表,没想到掏钱换侨汇券的时候贼利索。
差点连陈凡兜里仅剩的1750元都给掏走。
陈凡将全部钞票清点完毕,一扎扎的放进背包里,心里美滋滋。
寄出去38万,没想到手里还有7万7,哎呀,钱多了也是烦恼呀!
这些钱他就不准备给张师父寄过去了,之前的38万已经足够表态,应该不会有人再想打他的主意。
至于这点兑换侨汇券的钱,他准备留着以后办出版社用。
等到今年年底,开完会之后,他就可以用这个作为理由,提出挂靠办出版社的要求。
有条件就办杂志社,条件暂时不成熟的话,就办出版社,专门出版自己的书,那才是纯赚!
稿费?
算个屁。
……
将钱收好,转头看了看眼睛都红了的许启珍,陈凡无奈地说道,“许姐,我这儿就剩1750的侨汇券了,你总得给我留点儿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启珍叹了口气,“本来吧,我那表妹看中的是一台14寸日立彩电,价格是1200,可是后来不知怎么滴,她就想要另一台18寸的大彩电,那个就贵了400块,这不侨汇券就不够了吗。”
说话的时候,眼睛还盯着他的口袋。
至于何青生和谭庸,他俩早就跑了。
说不定现在就躲在家里看彩电呢。
陈凡将背包放在一旁,看着她说道,“你不是换了2000吗,1600还剩了400呢。”
说话的时候,心里不禁感叹这时候的电视机真不是一般的贵。
平均工资普遍只有35元的情况下,一台电视机竟然要3、4年的工资,离谱。
他还不知道,再过两年,也就是80年的时候,上级放开电视机价格,14寸进口彩电立马涨到2300,18寸彩电涨到3200元。
之后一路狂奔,等到80年代末,一台日立的大彩电竟然要一万多!
80年代啊,那可是“万元户”还很吃香的时代,全部身家竟然还不够买一台进口大彩电。
这种情况要等到90年以后,国产彩电大量上市,才将电视机的价格打下来。
陈凡虽然不知道具体的价格走势,却也知道80年代彩电的利润有多高。
除了彩电,冰箱和空调也是高价电器的代名词,可就算这样,也依然供不应求。
所以说,任何时候都不缺有钱人,区别只在于有钱的不是我而已。
想到这些,陈凡心里想着等什么时候搞几条进口生产线,也能为自己的钱包增加一点深度和厚度,努力做个不为人知的有钱人。
然后就听见许启珍说道,“刚才你是不是只顾着数钱,都没听我说话?”
陈凡面不改色心不跳,直接扯开话题,“我要是多换给你,何叔和谭叔那边怎么办?”
许启珍竟然没有发现,摆摆手说道,“他们你不用管,我还没跟他们算账呢。我是有正事儿,表妹要结婚,他们就是纯属享受,一点正事都不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