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考察之中(1)

男人五十 魏一 3749 字 1个月前

五点时,考察组来到了龙门石窟景区。

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于该市城南6公里处的伊阙峡谷间。由于地处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拟己为“真龙天子”,故又称“龙门”。龙门自古为险要关隘,交通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因山青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这里青山绿水、万象生辉,伊河两岸东西山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区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5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

高国同过去点了一名年纪在20来岁的男导游,中等个头儿,体态稍胖,但看上去很精神,小伙子冲众人打了招呼,得体地微笑着开始了他的导游工作,他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00余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有代表价值。其中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崇佛的历史情态。这些形制瑰异、琳琅满目的石刻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

龙门石窟由于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优美,更是许多石窟难以比拟的。龙门石窟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众人边参观、边听讲,但肖岳看到部分人并不拍照,稍一想就明白了,他们肯定不是第一次来这里游玩。

“所有的石窟中,以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为代表,其以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最为着名。这座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摩崖式佛龛,以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用一周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这组雕像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那导游介绍道,然后让大家自由活动一下。

金诚就对旁边的高国同小声说了几句,他就快速的去与旁边摄像服务的工作人员沟通了一下,然后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摆好了位置,一起合了张影,这是考察以来,大家的第一张合影,何况是在景区之中,且背景是奉先寺的大佛,肖岳感觉金诚有点一反常态,但也知道此举意义非凡,只是还不明白。当肖岳察看其他领导的神色时,金诚身边的王柳堂微笑着对他点了点头,看来金诚此举的意义他是明白的,虽自己不明白,也只能暂时放下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期间,郭开兰详细的介绍了整个京洛市对旅游业发展的百年规划,将实现区域内景区的优化和突出文化元素,也将走出黄河省进行全国的布局和发展,看着她意气风发的样子,肖岳不由陷入了沉思,因为梅花实业的旅游项目也是要打开局面的,不由就有了主意。

到了西山和香山寺时,已经是傍晚了,对面奉先寺的灯光也快到点亮的时间了。

龙门东山顶的香山寺, 与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

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香山寺微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

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即是对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

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元末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句诗摘自他当时所作的诗《香山寺二首》,被镌刻在石碑之上,位于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亭就矗立着这块石碑,已有两百多年了,清末民国初年,香山寺又渐荒芜了,1936年香山寺进行重新修建后,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而在寺内建一幢两层小楼。蒋介石和宋美龄多次在此避暑,这幢小楼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被称为“蒋宋别墅”。

苟在修仙界勤能补拙

解放后,香山寺又进行了多次修葺,如今,为了实施“旅游强市”战略,拓展龙门石窟景区的观光项目,丰富香山寺的文化内涵,提升香山寺的旅游品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市委、市政府及龙门石窟管理局依据《龙门石窟区规划》和《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投资600万元于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对香山寺的改造。该改造工程从2002年年底到2003年四月上旬完成,历时100天,创造了我国寺院速度之最。这也是香山寺历史上的第五次修复,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御碑亭,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保留、保护。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

香山寺已历经1400多年的沧桑,一直以来法音绵延,香火炽盛。如今经过第五次修复后的香山寺整个建筑新旧一体,气势磅礴,与龙门西山石窟隔河相望,与龙门东山石窟,白园并立,已成为龙门石窟景区又一处亮丽壮美,光彩夺目的景观。

在导游的引导下,众人来到了观景台。当他们刚刚站稳脚跟时,突然,西山的灯光瞬间亮起,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大家和周围的游客们都不禁发出惊呼声。随着灯光的照亮,一个个佛龛刹那间展现在了眼前,仿佛沉睡已久的历史宝藏被唤醒。

整个西山的夜景倒映在伊河中,宛如一幅巨大的画卷。微风拂过,波光粼粼的河水泛起涟漪,微微显现出的雾气如薄纱般缥缈升起,使得夜幕下的龙门石窟显得格外迷人。在夜色的衬托下,它的整个氛围充满了神秘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人们纷纷拿出手机,调整焦距,试图捕捉每一个细节。他们低声交流着自己的发现,讨论声此起彼伏。有的人惊叹于佛像的庄严和细腻,有的人沉醉于景色的美丽和宁静,还有人对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询问导游相关的知识。

金诚扶着栏杆,眼睛凝视着西山和伊水,似乎看到了什么令人着迷的景象。他静静地站着,一动不动,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眼前的景色。众人注意到金诚的沉默,他们也渐渐地安静下来,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等待着他开口。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但金诚依然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欣赏着对面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