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孩儿后传

在南海普陀珞珈山的紫竹林中,观音菩萨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周身散发着柔和而祥和的光芒。她的面容端庄秀美,肌肤如雪,眉如远黛,双眸清澈深邃,仿佛能洞悉世间万物的真相。她身着洁白的衣裙,衣袂飘飘,手中拿着杨柳枝,神态安详而宁静,给人一种无比神圣和庄严的感觉。

而在菩萨身旁,站着的正是曾经桀骜不驯的红孩儿。如今的他,模样已有了很大的变化。红孩儿的面容依旧带着几分稚气,但眼神中已不再有曾经的乖戾与跋扈,取而代之的是清澈和虔诚。他那一头火红的头发如今束起,更显得利落精神。红孩儿的皮肤白皙,五官精致,犹如瓷娃娃一般。

“红孩儿,近日修行可有所悟?”观音菩萨轻启朱唇,声音如清泉流淌,悦耳动听。

红孩儿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回答道:“菩萨,弟子在您的教诲下,每日参禅悟道,对佛法的理解日益加深,心中也愈发清明。”说罢,他微微低头,眼中满是敬畏与感激。

观音菩萨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善哉,你能有此觉悟,实乃幸事。但修行之路漫长,切不可懈怠。”

红孩儿郑重地点了点头:“菩萨教诲,弟子铭记在心。”

观音菩萨目光慈爱地看着红孩儿,缓缓说道:“红孩儿,你可知,曾经你的所作所为,在人间造成了诸多恶果。虽你如今已皈依我佛,但那些罪过仍需你去救赎。”

红孩儿听闻,脸上露出愧疚之色,再次合十行礼:“菩萨,弟子深知曾经罪孽深重,给人间带来了无数灾难和痛苦。弟子愿尽全力去弥补过错,救赎自己的罪过。”

观音菩萨微微抬手,手中的杨柳枝轻轻一挥,一道祥瑞的光芒洒在红孩儿身上:“既如此,吾应允你回到人间,用你的行动去感化众生,消除曾经的业障。但切记,途中定要保持初心,不可被心魔所扰。”

红孩儿跪地叩首:“多谢菩萨慈悲,弟子定不辱使命。”

说完,红孩儿起身,接过菩萨赐予的“净心珠”,小心翼翼地佩戴在身上,然后转身踏上了回人间的路途。

在回人间的路上,红孩儿思绪万千。他回忆起曾经凭借三昧真火在人间为非作歹的日子,心中充满了懊悔。那时的他,仗着自己的本领高强,肆意妄为,根本不把人间的规则和生命放在眼里。

他想起曾经冲进村庄,抢夺村民的财物,看到村民们惊恐的眼神和绝望的哭喊,他却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满足。还有那些被他用三昧真火烧伤甚至烧死的无辜百姓,他们的痛苦和冤屈仿佛在他耳边回响。

红孩儿越想越觉得自己罪孽深重,他暗暗发誓,这次回到人间,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弥补曾经的过错,让那些被他伤害过的人们重新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不知走了多久,红孩儿终于来到了曾经被他肆虐过的村庄。

当村民们看到红孩儿的身影时,脸上都露出了惊恐的神色。那一瞬间,仿佛时间都凝固了,空气也变得沉重而压抑。

只见红孩儿一身火红的衣衫在风中烈烈飘动,他那标志性的火红头发犹如燃烧的烈焰,肆意张扬。他的眼神虽然不再如曾经那般充满戾气,但那独特的锋芒仍让人心惊胆战。他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村庄,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村民们脆弱的心上。

最先看到他的是村口玩耍的几个小孩子。他们原本嬉笑打闹的声音戛然而止,小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眼睛瞪得大大的,充满了极度的恐惧。其中一个孩子甚至吓得“哇”地一声大哭起来,转身就往家里跑,边跑边喊:“红孩儿来了!红孩儿来了!”

这一喊,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正在田里劳作的农夫们直起腰,目光望向村口,当他们看到红孩儿的身影时,手中的农具“哐当”一声掉落在地,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们顾不上收拾东西,纷纷撒腿就跑,边跑边惊恐地呼喊着:“是红孩儿!那个恶魔回来了!”

村里的妇女们正在河边洗衣服,听到呼喊声,纷纷抬起头来。当她们的目光触及到红孩儿时,手中的衣物滑入水中也浑然不觉,嘴巴张得大大的,却发不出一点声音,片刻之后才回过神来,惊慌失措地丢下衣服,互相拉扯着往家中奔去。

老人们坐在屋前晒着太阳,听到骚乱声,眯起眼睛看向村口。当他们看到红孩儿时,原本松弛的面容瞬间紧绷起来,皱纹显得更深了。他们颤抖着站起身来,拄着拐杖,嘴里喃喃自语:“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街头卖货的小贩们手忙脚乱地收拾着摊子,货物掉落一地也顾不上捡,匆匆忙忙地推着车子往家中躲去。关门的声音此起彼伏,伴随着村民们慌乱的脚步声和惊恐的呼喊声,整个村庄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

红孩儿看到村民们如此惊恐的反应,心中一阵刺痛。他停下脚步,站在村子中央,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愧疚和无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红孩儿看到这一幕,心中一阵刺痛。他停下脚步,站在村子中央,深深地鞠了一躬,诚恳地说道:“乡亲们,曾经我作恶多端,给大家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如今我已皈依佛门,真心悔改,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原谅。”

然而,没有一个村民回应他。紧闭的门窗后,是一双双充满警惕和怀疑的眼睛。

红孩儿并没有气馁,他决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诚意。他首先运用自己的法术,帮助村民们开垦荒地。只见他双手舞动,口中念念有词,原本荒芜的土地瞬间变得松软肥沃。接着,他又施法引来水源,兴修水利,让干涸的田地得到了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