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峰见她这反应,只得继续道,“这样,以后你靠自己的本事弄来的吃食,你们自己吃就行了,不必管我和你娘。
“你们兄弟四个都一样,我们老了吃得不多,你们正值当年,消耗大,官差给的粮食难免不够吃,得靠你们自己给自己踅摸吃的了,我和你娘,就不用你们管了。”
顾峰这话虽然没有明说分家,可事实就是差不多了,只是差个分家文书明说这个事情了。
兄弟几个当然都不能同意,尤其是顾行之,他是长子,从小就被当成下一代家主教育的,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基础的操守,怎么可能同意不管父母。
父母在,不分家,尤其如今还在流放路上,正是要一家人团结一心,共渡难关的时候,怎么能分家呢?
他们还等着到了流放之地后,一家子再齐心协力振兴家族呢。
皇帝虽然把他们发配到岭南流放,但是因为没有把顾家判入贱籍,到了岭南后,他们没准还能当地庶民了。
按《大启朝律令》,像他们这种情况是有机会重新入朝为官的。
只是有个子孙三代不得科举的限制,短期内想要回京,怕是还得要靠太子。
顾修之表看父亲那疲惫又无奈的神情,不想他为难,便也表态道,
“爹,不分给我们粮食便不分吧,您和娘的那些东西,你们想怎么安排怎么安排,做儿子的没有意见。
“孝顺爹娘是为人子的本份,该儿子们要孝敬的肯定是不能少的。至于我们的粮食,我们会自己想办法的。”
只是,他对于二嫂时常挑衅楚元元的事也很无奈,
他不想劝楚元元妥协,但也不好说嫂子的不是,只得略过不提了。
此时的他,只能驼鸟的想着:反正二嫂每次挑事也没占到楚元元便宜,
再有两次,若二嫂惹得楚元元不肯再忍她,把她给揍一顿揍怕了,她自然就会老实了。
楚元元没说话,但是对于顾修之说的,她并不反对。
他们不可能明着拒绝给公婆孝敬,别说是古代,就是前世这种行为也容易被人诟病。
不管父母做得有多差劲,一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或者“好歹生养了你一场”,便好似能把所有的一切不慈、不公都抹平了去。
虽然这话有时候很恶心人,但现实就是如此。
何况婆婆文氏以前怎么对顾四的她也不知道,从她这里,也不过就是偷着分东西不给她而已。
那是老人自己的东西,人家给是情分,不给是本份,没什么好争的。
至于被她拿来做伐子讨伐水清娘的事,最多只能说是她默许水清娘来占她便宜,
她不愿意就不搭理便是了。这也不能证明就是婆婆想饿死她。
她本来也没因为这事,就一定要文氏和水清娘怎么样,
只是觉得她们吃相难看,不想惯着他们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