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之中,太后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意。
沈清歌这颗眼中钉终于被拔除,虽然她心知这是桂嬷嬷精心布置的局,萧云飞不过是一枚棋子,但为了星汉的江山社稷,她也只能这么做。
随后,太后听从桂嬷嬷的建议,为了防止朝堂再起波澜,她开始布局,让自己能够掌控的势力渗透进朝堂。
赵德言重回高位,太后心仪的官员也陆续取代了萧氏和沈氏的旧部。
朝堂之上,众人唯太后之命是从。
而面对这一切,明德不争也不抢,整日不是逗鸟,就是与后宫的妃子饮酒作乐。
太后虽然看不惯他这样,但好在朝堂中有自己人把控,也没有过多的干涉。
太后虽然对他的不上心有些不满,但朝堂大局已定,她也懒得多管。
太后眉头紧锁,面对都察院那些言官的指责,她心中的不快愈发强烈。
“桂香,历史上哪有像哀家这样为国操劳的太后?他们以为哀家贪恋权势,却不知哀家若不出手,星汉的江山将面临何等危机。而皇儿如今对朝政不闻不问,将这千斤重担压在哀家肩上。哀家的苦楚,又有谁能理解?”太后在慈宁宫中,无奈地翻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
连日的劳累让她疲惫不堪,却只能硬撑着,心中的委屈和辛酸,只能向桂嬷嬷倾诉。
桂嬷嬷一边帮太后整理奏折,一边轻声安慰:
“娘娘,那些言官不过是纸上谈兵,太后您为国家和百姓所做的一切,历史自有公论。您不必过于挂怀,身体要紧啊。”
桂嬷嬷的话语让太后心中稍感宽慰。是啊,只要对得起先皇和祖宗,眼前的这些非议又算得了什么。
夜色已深,慈宁宫中的灯火依旧明亮,太后的身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孤独,她依然在忙碌着,为了星汉的明天。
皇帝已经半月未曾踏足朝堂,积压的奏折如山,让太后心烦意乱。
这一日,明德皇帝依旧缺席朝会,太后听闻后,怒气冲冲,桂嬷嬷却笑意盈盈地劝慰道:
“依老奴看,陛下如今的确无心于朝政,太后何不就放任陛下休息一段时间,您老人家暂且多担待些,帮陛下清理这几年的积弊。”
太后叹了口气,“皇儿心里,恐怕还是放不下那个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