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们还好,虽说都出身不错,可到底平日里也经常在外行走,哪怕不关注,也尚且能够知道一二,可女孩们哪个不是深居内宅,不问世事,这些事对于她们而言,纵使离家的路途中已经经历许多,可到底也没有那么透彻的了解过,此时听到都不免有着恍然大悟的感觉。
“经商,百姓手中无银钱也无试错机会,读书,百姓没有门路,文字又被世家掌握,更为艰难,百姓们就只能靠那一亩三分地,可地也不是永久的依靠,你们可知什么原因?”柳姻看着学生们继续说道。
除了一向不怎么说话的窦元亮眉目间有些微动,其他人都是摇头表示不知。
柳姻看向窦元亮:“元亮,你说说看。”
窦元亮愣了愣,才搓了搓衣角,深深吸了口气,似乎给自己鼓足了勇气般说道:“先生在《世家》和《奴》中都曾经说过,灾年时,土地收成减少,百姓就要卖儿卖女或是自卖自身,才能凑够国税。”
“嗯,说的不错,还有吗?”柳姻点了点头,继续问道。
“还……还……还有。”窦元亮有些结巴,但手已经不再搓衣角了,反倒是慢慢的抬起头,看向众人,继续说道,“若是太平年间,百姓即便地里收成极好,可商户们收粮也会故意压低收价,这样再去掉国税后,百姓们再将留下的粮食换成最差的糙米,才能将将够一家吃个两三个月的。”
“那未来的几个月呢?”心软的王永心忙追问道。
“或是打零工,或是扛大包,总能赚上一点,够饿不死的就可以了。”窦元亮缓缓道来。
“说得对。”柳姻赞赏的看着他,又看看其他学生,“你们想到了什么?”
众人面面相觑,一向不爱说话的于伟志抬头说道:“老师,农书能够让百姓吃饱吗?”
柳姻看向他:“我不知道,我只能说若是百姓们肯听的话,至少能比现在的收成好些,这田里的事情从不是一人两人可以做到的,需要所有人的努力,一点点的去研究怎么更好的种庄稼,提升产量,针对虫害如何对待,最重要的是研究出高产且抗寒抗旱的种子。”
于伟志点了点头:“老师,我曾在《世家》中读到,您说世家是王朝崩塌的祸首之一,可并未说清楚缘由,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