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支书的压力下,王二麻子撇了撇嘴,满脸不情愿地妥协了。大家达成了协议,开始一起动手修建蓄水池和完善引水渠道。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王二麻子总是偷懒耍滑。分配给他搬石头的活儿,他就慢悠悠地晃悠过去,装模作样地搬几块小的,没一会儿就喊累,然后找个阴凉地儿坐下,不是喝水就是抽烟,别人叫他,他还不耐烦地顶嘴:“催啥催?没见我正歇着吗?我这腰都快断了,你们倒好,还把我当牲口使。”
第五章:意外发现
有一天,我在检查引水渠道的时候,发现王二麻子负责的那段有一处明显的松动,如果不及时修复,可能会导致漏水,甚至整个渠道坍塌。
“王二麻子,你过来看看,这是你干的好事?”我气得满脸通红,额头上的青筋都暴起来了,大声把他叫过来。
王二麻子却满不在乎地走过来,瞅了一眼,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有点松动嘛,有啥大不了的,随便弄弄就行了。这点小毛病,还能出啥大事?”
我一听这话,火“噌”地一下就上来了,忍不住和他吵了起来:“你这是不负责任!这水要是没了,大家都得遭殃!你咋就这么自私呢?就想着自己偷懒,不管别人的死活。”
就在我们争吵的时候,我不小心踢到了一块石头,石头滚到旁边的草丛里,露出了一个洞口。我好奇地走过去查看,发现洞里似乎有一些闪闪发光的东西。
“这是什么?”我心里想着,弯下腰,小心翼翼地伸手进去摸索,竟然掏出了一个古老的铜盒子。
王二麻子看到铜盒子,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像看到了什么宝贝似的,凑过来,流着口水说:“玄策,这说不定是个宝贝,打开看看吧。说不定里面藏着金银财宝呢,咱可就发大财了。”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慢慢地打开了盒子。里面是一本破旧的古书,书页泛黄,上面写着一些奇怪的文字和图案,我一个字也看不懂,那些文字像是蚯蚓在爬,弯弯曲曲的。
第六章:古书秘密
我把古书拿回家,放在桌子上,仔细地研究起来。这书看起来年代久远,纸张又薄又脆,摸起来沙沙作响,好像轻轻一碰就会碎掉。村里有个老学究,平时就爱研究些古籍文字,我决定去找他看看。
我拿着古书,急匆匆地赶到老学究家。老学究戴着老花镜,正坐在院子里看书。我把来意说了,老学究接过古书,翻来覆去地看了半天,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玄策啊,这书看起来像是一本关于水利工程的古籍,上面记载了一些古代治水的方法和技巧,如果能弄明白,说不定对我们村子的水利建设有很大的帮助。这可真是个宝贝啊,你从哪儿找到的?”老学究抬起头,透过老花镜看着我,眼神里透露出一丝惊喜和疑惑。
我听后,心中一阵激动,双手紧紧地握住古书,说:“真的吗?那太好了!我是在挖暗河的时候,偶然发现的。”
回到家,我更加用心地钻研古书,还找来了村里几个识字的年轻人帮忙解读。我们围坐在桌子旁,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讨论半天。有的说这个字像是“水”字的古体,有的说那个图案像是某种水利工具。经过几天的努力,我们终于弄明白了一些关键的内容。原来,古书上记载了一种巧妙的分水方法,可以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同时还提到了如何加固和维护水利设施,防止漏水和坍塌。
我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村里的人,大家听了,都很高兴,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说:“这可真是太好了!”“玄策,你又立了一功!”
小主,
第七章:改进工程
在改进工程的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严格按照古书上的方法操作。我们重新调整了引水渠道的坡度和走向,几个人拿着水准仪和绳子,小心翼翼地测量着。
“这边再低点,对,好,就这个角度。”我拿着水准仪,眼睛紧紧地盯着水泡,指挥着大家调整。
对蓄水池进行了加固,有的在搅拌水泥,有的在搬运石头,大家忙得热火朝天。
“大家加把劲,争取早点完工,让水更好地流到田里去。”老支书在一旁给大家鼓劲。
还在暗河的出口处设置了一个简易的过滤装置,用铁丝网和纱布做成,防止杂物堵塞河道。
王二麻子这次也不敢偷懒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了古书的重要性,如果工程出了问题,他可担不起这个责任。他拿着工具,跟在大家后面,有一下没一下地干着,虽然还是不太情愿,但也不敢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地偷懒了。
经过几天的努力,改进工程终于完成了。当我们打开暗河的水闸,清澈的水流沿着新的渠道缓缓流向各家的田地,看着水流均匀地分布在每一块土地上,村民们欢呼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