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幕军vs法奇联军!你死我活的巷战!【豹更6K6】

斋藤弥九郎没有回话,只用力点头,神态变得愈发感慨万千起来。

在江户的诸位剑豪之中,斋藤弥九郎绝对当得起“另类”这一评价。

“黑船事件”爆发后,但凡是有志之士都能意识到世界变了,如今已不再是刀剑的时代。

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剧变,并不是每一个剑士都能欣然接受的。

要么是不愿承认刀剑的落后,要么就是没有心力去接触全新事物。

唯有斋藤弥九郎是个例外。

现年66岁的他,算是江户年纪最大的剑豪之一。

按理来说,身为威震江户的“力之斋藤”,他对剑术的投入、对剑术的热爱,绝不会输给任何人。

然而,“黑船事件”让他意识到大炮才是战场上的头等利器。

于是乎,他立即放弃剑术,毫不犹豫地将自己苦心建设的练兵馆交给长子斋藤新太郎,自己则另外在代代木购置3000坪的土地,和门人们一起练习建造炮台,专心致志地研究炮术,兴致勃勃地开拓新事业。

明明已是一大把年纪,思维却没有僵化,敢于拥抱全新事物,毅然放弃自己修炼了数十年的技艺……

这份眼光,这份决断力,着实令人钦佩。

更难能可贵的是,斋藤弥九郎对炮术的钻研并非随便玩玩,而是真的弄出了一点名堂!

幕府在品川御台场建造江户湾防卫用的炮台时,特地聘请斋藤弥太郎来从事测量和监督的任务。

时至今日,为了击退法奇联军,他再度受到征召。

这一回儿,受到征召的不再只是他一个人,而是由他一手培养出来的整支“斋藤炮兵队”!

斋藤弥九郎对此没有半点犹豫,当即点头应允,率领全体弟子参战!

这是他和他的炮兵队第一次参与实战。

看着那一发发冲膛而出的炮弹,看着这些炮弹落向敌军阵地,强烈的自豪感与满足感填塞其心胸。

对于像他这样的实业家来说,没有什么比做出成绩、自己的事业受到认可更要令他们感到激动!

并肩而立的父子俩安静观赏这值得铭记的一幕。

这时,斋藤新太郎像是想起了什么,神色微变。

随后,他转过脑袋,压低声线,表情复杂地对斋藤弥九郎说。

“……父亲,据悉,桂君他……桂君他就在对面……”

随着他话音落下,斋藤弥九郎的脸上顿时出现几分异色。

桂君……即桂小五郎,他原是练兵馆的门人。

换言之,他是斋藤弥九郎的弟子。

因剑术天赋优异,实力出众,斋藤弥九郎很器重他。

不仅大力培养他,甚至还让他担任练兵馆的师范代。

他对桂小五郎的器重,可见一般。

曾经的师徒,今日竟兵戎相见……斋藤弥九郎当下的心情,实难用具体的词汇去形容。

虽然情绪与神态变得不稳,但仅转眼的工夫,他就恢复回方才的平静模样。

紧接着,他以无悲无喜的语调说道:

“……新太郎,不要心生多余的杂念。”

“‘练兵馆师范代桂小五郎’早就不存于世了。”

“目前站在我们对面的,是‘长州志士桂小五郎’!”

“桂君他现在是何心情,我不得而知。”

“但我敢肯定,为了今日,为了这场战斗,他肯定是做足了随时赴死的准备!”

“既然他已有此觉悟,那我们自然是要用同样坚定的决心去回应!”

“新太郎,假使接下来你与他狭路相逢,不要犹豫,也不要顾及旧情!尽管挥刀!用力挥刀!拼尽全力地战胜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斋藤新太郎闻言,神态一凛,表情郑重地用力点头:

“是……我明白了!”

……

……

此时此刻,除了斋藤弥九郎的炮队之外,一同发炮还击的还有讲武军的炮队。

“上调2度!左调4度!放!”

讲武馆炮术师范高岛秋帆有条不紊地下达精确的指令。

跟半路出家的斋藤弥九郎不同,现年同样66岁的高岛秋帆是真正的炮术大师!

他幼时研修兰学及军事,向荷兰人学习火药制炮技术,深得要领,创西洋式高岛炮术,此外还精通步、骑、炮兵第组织及战术。

单论打炮的本领,遍观全日本无人能出其右!

在他的指挥下,一发发炮弹精准地落入敌军阵地。

不论是炮雨的密集度,还是炮弹的精准度,双方都没有巨大的差距。

一时间,两军的炮队打得有来有回,平分秋色。

炮口在怒吼,弹幕在飞驰……空中的动静无比骇人,仿佛有巨人在空中迈着大步,时而奔向江户,时而奔向法奇联军的阵地。

法奇联军的将士们都是训练有素的精兵强将。

再猛、再烈的炮雨,也无法使他们的士气受到半分影响。

不仅如此,他们前不久刚经历了无比惨烈的八王子攻防战。

也就是说,当前存活下来的人都是见过血、尝过战场滋味的老兵。

经常打仗的人都知道,只要经历过实战……哪怕只有一场实战,将士们的心理素质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这变化往往呈现出两极分化——要么变得格外脆弱,宁愿一死也不想再上战场;要么变得非常坚强,成为能够适应各种战场环境的优秀战士。

任凭江户守军如何发炮,法奇联军的将士们始终屹然不动。

他们安静地待在避弹洞中,默默地等炮战过去。

相比起来,江户这边就……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不要乱叫!不要乱跑!”

“着火了!着火了啊!”

“别慌!这点火苗是不会扩散的!无足为惧!”

“奶妈!奶妈!奶妈你在哪儿啊?!”

“你够了!你都几岁了啊?还要找奶妈?”

“我不管!我要我的奶妈!奶妈啊!你在哪儿啊?!”

“我受不了了!我要离开!放我走!”

“快回来!别乱跑!”

……

一片乱象。

而且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乱象。

有的人跟疯了似的,不停地大喊大叫。

有的人痛哭流涕,口中反复嚷嚷着“妈妈”,叫“奶妈”的也不在少数。

有的人四处乱窜,甚至跑到敌军的弹幕之下。

事实证明,直参们确实是一堆扶不上墙的烂泥。

对于德川家茂的“强制参战”的命令,直参们也曾做出过抗争,试图逃避兵役。

怎奈何,这则命令的立足点正是直参们最常挂在嘴边的“祖宗之法”。

根据祖宗之法,“武士上战场”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有理有据,挑不出任何毛病。

任凭他们如何努力,也找不到任何可以驳斥的地方。

再者说,连将军本人都没离开江户,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若是逃走了,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既然参战已无法避免,他们干脆狠下了心,决定以最帅气、最威武的形象参战!绝不辱没家门!

就这样,他们纷纷穿上阵羽织、锁子甲、祖传的具足……扮相好不华丽。

没有这些装备的人,或是早就把这些装备卖掉的人,只能前往武器铺购置。

江户的武器商们趁机发了一笔横财。

当然,他们之所以全副武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自保。

多穿一件甲胄,就能多提高一点生存概率。

类似的场景,在“黑船事件”刚爆发时也曾上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