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请示下!”名为张佑的中年主事恭敬行礼。
“沈括!”
韩明背负双手,观察这吏部衙门,里边不似前几年空旷,现在如同超市货架一般摆满了一卷卷的文书和竹简。
“沈姓十四号——!”
张佑先是点头,然后如同菜市场买菜一般,嗷一嗓子喊道。
很快,一伙十人来到十四号‘货架’,开始翻找,按照本朝记录,前朝记录的顺序倒查此人。
估计沈括也是离得近,不消一会儿就被人找了出来。
“侯爷请过目!”
看着效率极高的吏部衙门,韩明不由得感叹笑道:“有点东西。”
“都是侯爷提供的一些奇思妙想,我们吏部按照太祖定下的《百家姓》为蓝本,设置近一百个区域。”
张佑的话让韩某人想起当初神宗皇帝初登基的时候问策,说是想要裁撤官衙,结果被他否了。
若是‘三冗’能靠裁撤解决,那也不至于积压了百年,最后成为大宋灭亡的根子问题。
因此韩某人觉得‘裁不如扩’,‘堵不如疏’,‘节流不如开源’,然后就是把大宋基层岗位给填满了。
多余的官衙组织,也被安排了似是而非的工作任务。
而当时问到是否要将三省六部的职能恢复,韩某人说保持现状也不是不行,然后就举个吏部的例子,最后吏部就成了这般模样。
“挺好,确实不错。”
韩某人摸摸鼻子,拿起沈括的档案看了起来。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杭州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其于官宦家庭出生,年幼时曾跟随父亲前往各地宦游。
至和元年(1054年),沈括以父荫入仕,任海州沭阳县主簿。
。。。。。。
嘉佑八年(1063年),沈括进士及第,因排名在前六名之外,按制守选。
次年,沈括守选期满,授扬州司理参军,负责一州刑狱。
熙宁元年(1068年),沈括升任馆阁校勘,有机会接触皇家藏书,进一步充实自己的学识......
再往后翻了翻:八月,母亲病逝,沈括辞官护送灵柩回钱塘。
回乡守孝去了,前年八月刚走,估计要熙宁四年才能回京述职了,也就是明年了。
韩某人头疼了两下,将文书交还给张佑,然后告辞离开。
“要不要去钱塘找一下他呢,有了沈括,估计军器监、将作监和都水监那边都能交给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