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健发回的是许婧早上提交给他的剧本,那些花花绿绿的是文档的批注功能。
大部分项目有合作有顾问有审批,一个文档多方看,有批注很正常。
不正常的是杨东健。
许婧清清爽爽的整本剧本每一页侧边都被杨东健的修改批注挤满了,密密麻麻,职业写稿人看到这种回复会生理性恶心想吐的程度。
许婧即使不是专业写稿的也非常不舒服,她都不知道杨东健怎么在一天时间给她搞出这么多意见。
每一行句子都有问题,每一个用词都要修改。
开头还煞有介事地批注为什么他觉得这句话这个字用得不对不好,有什么依据,应该怎么修改,翻没两页已经变成划线批注直接写上自己改过的内容。
杨东健的批注乍一看好像合情合理,什么某些台词中的用词是生僻词,小朋友不理解,建议修改;某个段落的描述似乎离题,偏离事件和主旨,建议删除……
其实里面夹杂了大量杨东健个人的语言习惯,没有任何客观的修改依据,全凭杨东健个人好恶,有的修改内容甚至是“可能改为也许”“xx道改为xx说”“拎起改为拿起”这种毫无必要的东西。
许婧的第一反应是你在跟我开玩笑?这种修改没有任何意义,每一个批注我都能找到理由反驳。
但是很快她冷静下来。
修改不是目的,和批注一样,修改是工具。
密密麻麻让人恶心的批注之下是杨东健不让许婧过稿,审核不通过,他在卡她的进度。
其实许婧的剧本未必找不出真正需要修改的地方,她为了赶周期仓促写完,拼凑痕迹明显,剧情不流畅,有一定硬伤。
杨东健如果从这些地方认认真真给许婧挑刺,许婧肯定无话可说,加班加点也好或者推迟日程也好,她必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