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方法:丹参可制成片剂、滴丸、注射液等多种剂型。如丹参片,每次 3 - 4 片,每日 3 次;丹参滴丸,每次 10 粒,每日 3 次;丹参注射液可用于静脉滴注,一般剂量为 10 - 20ml 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
- 治疗效果:在心绞痛治疗中,丹参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心电图缺血表现,提高患者运动耐量,长期应用有助于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一步发展。
2. 三七
- 药理作用: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其主要成分三七皂苷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起到抗血栓作用;同时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应用方法:三七可研粉吞服,每次 1 - 3g,每日 2 - 3 次;也可制成三七片、三七胶囊等口服制剂,或用于中药复方中。
- 治疗效果:对心绞痛患者,三七可减轻胸痛症状,改善心肌供血,降低血脂水平,提高心脏功能,尤其适用于伴有血瘀证的患者,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心绞痛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一定优势。西药可迅速缓解心绞痛症状、控制病情进展,中药则可整体调理机体功能、改善患者体质和症状、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并预防复发。例如,在西药抗血小板、降脂、扩血管等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或单味药,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治疗效果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长期发生率。
五、结论
心绞痛的药物治疗中,西药和中药各有其特点和优势。西药在缓解症状、预防心血管事件方面有明确的疗效和规范的应用方法,而中药在整体调理、改善体质和症状缓解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心绞痛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合理选择西药和中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心绞痛患者适合的舒缓运动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适合心绞痛患者的舒缓运动。详细介绍了运动对心绞痛患者的益处、运动前的评估与准备工作,重点阐述了多种舒缓运动项目,包括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游泳等的具体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以及注意事项,同时强调了运动过程中的监测与应急处理,为心绞痛患者科学合理地开展运动康复提供全面的指导。
一、引言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适当的运动对于心绞痛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增强心血管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减轻症状,还能改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然而,由于心绞痛患者心脏功能的特殊性,运动必须谨慎选择和科学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二、运动对心绞痛患者的益处
(一)改善心血管功能
1. 增强心肌收缩力:规律的舒缓运动可以使心肌得到适度锻炼,心肌纤维增粗,心肌收缩力增强,从而提高心脏的泵血能力,增加冠状动脉的灌注压,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
2. 促进侧支循环形成:运动能够刺激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当冠状动脉主支存在狭窄或阻塞时,侧支循环可作为代偿途径,为心肌提供额外的血液供应,减少心肌缺血的发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3. 降低血脂水平:运动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甘油三酯等血脂成分。这有利于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改善冠状动脉的血管条件。
(二)提高运动耐量
通过长期坚持舒缓运动,患者的心肺功能逐渐改善,肌肉力量和耐力增强,身体的氧摄取和利用能力提高。这使得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或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时,能够更轻松地应对,减少心绞痛发作的诱因,如劳累后发作的情况会逐渐减少,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度。
(三)改善心理状态
心绞痛患者往往因疾病的困扰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具有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改善睡眠的作用。患者在运动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身体的积极变化,增强对自身健康的掌控感,从而减轻心理负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运动前的评估与准备
(一)医学评估
1. 患者在开始运动计划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运动负荷试验等。运动负荷试验可以评估患者在运动状态下的心脏功能、心肌缺血情况以及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为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2. 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如心绞痛发作的频率、程度、诱发因素,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等其他疾病,以及目前所服用的药物情况等。对于近期发生过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严重受损(如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Ⅲ - Ⅳ级)的患者,运动康复需谨慎评估并在医生的严密监护下进行。
(二)运动装备准备
1. 选择合适的运动鞋:运动鞋应具有良好的支撑性、缓冲性和透气性,能够减轻脚部和关节的压力,避免运动损伤。鞋底要有足够的摩擦力,以防止滑倒。
2. 穿着舒适的运动服装:运动服装应宽松、透气、吸汗,便于肢体活动。避免穿着过紧或厚重的衣物,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运动舒适度。
3. 配备必要的运动监测设备:如运动手环或胸带式心率监测仪,以便在运动过程中实时监测心率变化,确保运动强度在安全范围内。
(三)热身运动
在正式运动前,必须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时间一般为 5 - 10 分钟。热身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温度,提高关节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使心脏和身体逐渐适应即将开始的运动负荷。常见的热身运动包括慢走、关节活动操(如转动颈部、肩部环绕、手腕脚踝活动等)、动态拉伸(如腿部的弓步走、侧弓步走等)。
四、适合心绞痛患者的舒缓运动项目
(一)散步
1. 运动方式: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且非常适合心绞痛患者的运动方式。患者应选择平坦、安静、空气清新的环境,如公园、小区内的步道等。步伐要平稳、缓慢,双臂自然摆动,可采用先慢后快再慢的方式,即开始时以较慢的速度行走几分钟,然后逐渐加快速度至感觉稍有气喘但仍能轻松交谈的程度,持续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减慢速度,结束散步。
2. 运动强度:以心率为指标,一般建议运动时的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最大心率 = 220 - 年龄)的 50% - 60%。例如,一位 60 岁的患者,其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220 - 60)× 50% = 80 次/分至(220 - 60)× 60% = 96 次/分之间。患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感觉来调整速度,以稍感疲劳但能在运动后短时间内恢复为宜。
3. 运动时间:每次散步的时间可从 10 - 15 分钟开始,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增强,逐渐增加至 30 - 60 分钟。每周可进行 3 - 5 次散步运动。
(二)慢跑
1. 运动方式:慢跑时身体微微前倾,步伐适中,脚步落地要轻,避免过度用力蹬地。双臂自然摆动,呼吸要有节奏,一般可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方式。同样要选择适宜的环境,如操场或平坦的道路。对于刚开始尝试慢跑的心绞痛患者,可以采用慢跑与步行交替进行的方式,即先慢跑几十米,然后步行一段距离,如此反复,逐渐增加慢跑的距离和时间。
2. 运动强度:慢跑的运动强度相对散步稍大,心率一般控制在最大心率的 60% - 70%。例如,对于 50 岁的患者,运动心率应在(220 - 50)× 60% = 102 次/分至(220 - 50)× 70% = 119 次/分之间。患者在慢跑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果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或心悸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慢跑,改为步行或休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3. 运动时间:每次慢跑时间可从 5 - 10 分钟开始,逐渐增加至 20 - 30 分钟。每周进行 3 - 4 次慢跑运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心绞痛患者都适合慢跑,病情较重或运动耐量较低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选择或先从散步等强度更低的运动开始。
(三)太极拳
1. 运动方式: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连贯,讲究身体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患者可先学习简化太极拳 24 式,在安静、开阔的场地进行练习。练习时要注意身体重心的平稳转移,动作的虚实分明,呼吸要自然深沉,做到“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例如,在做“野马分鬃”动作时,双手随身体转动缓缓分开,同时吸气,动作舒展流畅;在做“搂膝拗步”时,手脚配合协调,呼气下沉。
2. 运动强度:太极拳的运动强度相对较低,属于中等偏下强度的运动。在练习过程中,心率一般会比安静时略有升高,但通常不会超过最大心率的 60%。其主要通过身体的缓慢运动和呼吸调节来达到锻炼的目的,对身体的负荷较小,适合大多数心绞痛患者。
3. 运动时间:每次练习太极拳的时间可在 20 - 30 分钟左右,每天或隔天练习一次。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平衡能力、柔韧性和心理专注力,对缓解心绞痛症状和改善心血管功能有积极作用。
(四)瑜伽
1. 运动方式:适合心绞痛患者的瑜伽动作多为舒缓、伸展类动作。如“山式站立”,双脚并拢,膝盖伸直,收腹挺胸,双手自然下垂,保持身体的正直和稳定,可帮助调整身体姿态,增强腿部和核心肌群的力量;“下犬式”,双手和双脚撑地,将身体呈倒“V”字形,可伸展背部、腿部和肩部肌肉;“坐立前屈式”,坐在瑜伽垫上,双腿伸直并拢,上身缓慢向前弯曲,双手去触摸双脚或小腿,能拉伸腿部后侧和腰部肌肉。在进行瑜伽练习时,要注意呼吸与动作的配合,每个动作保持适当的时间,一般为 3 - 5 次呼吸。
2. 运动强度:瑜伽的运动强度较为温和,心率上升幅度较小。它主要通过身体的伸展和呼吸的控制来放松身心,减轻肌肉紧张,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血液循环。对于心绞痛患者来说,在身体可承受范围内进行瑜伽练习,可以缓解因长期患病或缺乏运动导致的身体僵硬和不适。
3. 运动时间:每次瑜伽练习可安排 30 - 60 分钟,包括热身、体式练习和放松环节。每周进行 2 - 3 次瑜伽课程,可在专业瑜伽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练习,确保动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因错误动作导致身体损伤或加重心脏负担。
(五)游泳
1. 运动方式: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但对于心绞痛患者,建议选择蛙泳或仰泳等较为轻松的泳姿。在游泳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如在泳池边进行简单的关节活动和拉伸。游泳时要保持动作的平稳、缓慢,避免过度用力和快速换气。例如,蛙泳时手臂划水和腿部蹬水动作要协调配合,呼吸要自然均匀,头部在水面上时吸气,在水下时呼气;仰泳时身体仰卧在水面上,手臂和腿部有节奏地划动,头部保持舒适的位置以便呼吸。
2. 运动强度:游泳的运动强度因个人的游泳速度、距离和技巧而异。一般来说,患者在游泳时的心率可控制在最大心率的 50% - 65%。可以通过控制游泳的速度和休息时间来调整运动强度。例如,游一段距离后稍作休息,然后再继续游。对于初次尝试游泳的患者,可先在浅水区进行短距离的游动,逐渐适应后再增加距离和强度。
3. 运动时间:每次游泳时间可从 10 - 15 分钟开始,逐渐增加至 20 - 30 分钟。每周游泳 2 - 3 次。需要注意的是,游泳环境要安全,水温要适宜,一般水温应在 28 - 30℃左右,避免水温过低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同时,游泳池应配备专业的救生人员,以防万一。
五、运动过程中的监测与应急处理
(一)运动监测
1. 心率监测: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要持续监测心率变化。可以使用运动手环、胸带式心率监测仪等设备,每隔几分钟查看一次心率,确保心率始终在目标运动强度范围内。如果心率超过目标范围上限,应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如减慢行走速度、减少游泳划水力度等;如果心率低于目标范围下限,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但要循序渐进。
2. 症状监测: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症状,如是否出现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头晕、乏力等不适。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轻微的不适症状,如轻度的胸闷或呼吸稍急促,可先停止运动,原地休息片刻,观察症状是否缓解。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立即停止运动,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二)应急处理
1. 立即停止运动:一旦出现心绞痛发作或其他严重不适症状,患者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运动,就地坐下或躺下休息,避免情绪紧张和恐慌。
2. 服用药物:如果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应立即舌下含服 0.3 - 0.6mg,一般 1 - 3 分钟即可起效。若 5 分钟后症状未缓解,可再次含服 1 片,但 15 分钟内最多含服 3 片。同时,可解开衣领、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通畅。
3. 呼叫急救:如果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仍不缓解,或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头晕、大汗淋漓、意识不清等症状,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如拨打 120),告知自己的位置和病情,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在等待过程中,尽量保持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活动。
六、运动后的注意事项
(一)放松运动
运动结束后,不要立即停止活动,而应进行 5 - 10 分钟的放松运动。放松运动可以帮助身体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减少肌肉酸痛和疲劳,促进血液回流。常见的放松运动包括慢走、静态拉伸等。例如,可进行腿部肌肉的拉伸,如站立位体前屈,双手触摸脚尖,感受腿部后侧肌肉的伸展;还可进行肩部和手臂的拉伸,如一侧手臂伸直向身体后方,另一侧手臂将其向内拉,以拉伸肩部和手臂外侧肌肉。
(二)补充水分和营养
运动后应适量补充水分,以白开水或淡盐水为宜,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含咖啡因的饮品。同时,可适当摄入一些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酸奶、全麦面包等,帮助身体恢复能量和营养物质的消耗,但要注意控制食物的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
(三)记录运动情况
患者应养成记录运动情况的习惯,包括运动的项目、时间、强度、运动过程中的身体反应以及运动后的感受等。这有助于患者和医生了解运动康复的效果,及时调整运动方案,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七、结论
对于心绞痛患者来说,适当的舒缓运动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运动耐
心绞痛患者在生活中有以下诸多禁忌:
一、饮食禁忌
- 高盐食物:摄入过多盐分会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像咸菜、腌肉等腌制食品,患者应尽量少吃。因为高血压是心绞痛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血压升高会导致心脏后负荷增加,使心肌耗氧量增多,从而加重心绞痛症状。
- 高脂肪食物:这类食物易导致血脂升高,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动物内脏(如猪肝、猪心)、油炸食品(如炸鸡、炸薯条)等都属于高脂肪食物。血液中脂质增多会使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剧,影响心肌供血。
- 高糖食物:过多的糖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引起体重增加,还可能导致血糖波动。糖果、蛋糕、甜饮料等高糖食物,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也不利于心绞痛患者的病情控制。
二、生活习惯禁忌
- 过度劳累:身体过度劳累,包括长时间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耗氧量急剧上升。例如长时间搬运重物或者持续熬夜工作,都可能诱发心绞痛发作。
- 情绪过激:强烈的情绪波动,如愤怒、焦虑、过度兴奋等,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这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导致心脏负荷增大,容易诱发心绞痛。
- 吸烟饮酒: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减少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同时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还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饮酒会使心跳加快,增加心肌耗氧量,而且大量饮酒还可能影响血脂、血糖代谢,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三、运动禁忌
- 剧烈运动:像短跑、举重等剧烈的体育活动,会使心脏短时间内承受巨大的负荷,导致心肌急剧缺血、缺氧,极易诱发心绞痛发作。患者应避免此类运动,而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方式。
- 运动过度:运动时间过长或者运动强度过大,超出身体承受范围,也会增加心脏负担。比如平时运动30分钟比较合适,但一下子运动2个小时,就可能引发心绞痛。
四、用药禁忌
- 自行停药或换药:心绞痛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如硝酸甘油、β - 受体阻滞剂等。自行停药或者随意换药,可能会使病情失去控制。例如突然停用β - 受体阻滞剂,可能会导致心率突然加快,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 不按时服药:不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药物在体内需要保持一定的浓度才能发挥作用,比如硝酸酯类药物不按时服用,就难以有效预防心绞痛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