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1章 星际

脑变 曾经心动Zzz 1468 字 5天前

由于恒星的距离实在太过遥远,任何一种测量方法得出的结果都是以光年为单位,最近的恒星南门二都在四光年以外,测量误差百分之十以上都很正常,再远的恒星差上几倍都不稀奇,加之星系随时都处在复杂的运动之中,所有恒星测距方法得出的结论都只能参考,用来定位传送根本不可能。

太阳系内的星体距离都比较近,可以更精准的测算距离,即便误差几万公里,传送过去曾凡也可以重新测量纠正,不会有太大问题。

太阳系以外,恒星之间的距离大多都是以光年为单位,一光年等于光速跑一年的距离,也就是说,我们测量的恒星实际上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位置,即便测量的距离没有误差,也难以作为传送的坐标。

因为距离遥远以及恒星与地球轨道角度的关系,对恒星运动速度的测量误差更大,至于运动的轨迹和方向,更是一个复杂的动态问题,稍微差一点点,差之毫厘谬以远不止千里,南辕北辙都不足以形容。

很多问题不去想不知道,深入研究之下,曾凡发现星际传送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和地球上传送相比,复杂之处比他想象的难得太多。

在地球上的传送,他可以根据经纬度和海拔三个坐标精准定位,在宇宙这个以光年为基本单位的尺度上,这种方法根本不可能实现。

现有的天文理论只能作为参考,对曾凡的传送帮助不大,他觉得还是用自己琢磨的高维空间理论去理解,更有可能实现传送。

宇宙的时间和空间并不是均匀分布,而是随着能量和质量的分布有着稀疏浓稠的变化,相比测距定位传送,还是寻找锚点传送更靠谱一些。

所谓的锚点,就是像曾凡早期传送那样,先到传送点附近,对那里的物质原子有深入感应,记录下时空内原子的频率变换规律,设定传送点,然后才进行传送,这个传送点就是锚点。

想到这里,曾凡突然有所感悟,他原先总下意识的把空间和时间两个概念分开理解,实际上这两个概念在传送的时候是不能分割的,只有两个同时准确,才能传送成功,一个有误差,那就不是传送误差,而是传送一定会失败。

就像那个能量球的实验一样,停留在未知的空间,或者像其他那些普通物品一样,彻底失去联系,不知道传去了哪里。

小主,

地球上他想去哪里都可以,太阳系内也勉强能做到,可是光年以外的星系,那就有点难了,如何寻找锚点就成了问题。

不过很快他就想到了方法,那就是宇宙射线,除去明确来自太阳的射线外,其他的来自外太空的高能粒子,包括大量的质子、氦核、重离子、高能伽马射线等等,都可以作为靶点目标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