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只要等科苏特带着主力赶过去,来个里应外合,就能够打败奥军。而只要奥地利人失败了,在政治上必然将引发连锁反应,搞不好刚刚被温迪施格雷茨镇压的地区革命之火又会重燃。
到时候奥地利人日子自然就更加难过,在这时候他科苏特再出马,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对方和谈,取得一个体面的结果并不是不可能的!
是的,科苏特其实也没有那么天真,没有狂傲到真以为可以打败奥地利翻身把歌唱。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以战斗和战争促使奥地利人让步,最后以和谈的方式为匈牙利争取更多的自由。
所以他才讨厌防守,因为被奥地利人压着打可没有谈判筹码,反而主动攻击维也纳,营造兵临城下的感觉才会让奥地利人慌张。
客观上说,科苏特的想法也有道理,匈牙利确实不是奥地利的对手,就算一味死守失败也不过是个时间问题,只有打疼了奥地利人,只有出击才能占据主动!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自然也不同。科苏特是站在政治家的角度看问题,自然更倾向于冒险,毕竟对匈牙利来说不能成功就只能成仁,绝对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而格尔盖伊.阿尔图尔和贝姆并不是纯粹的政治人物,他们更擅长军事,而从军事的角度说科苏特的冒险几乎等于孤注一掷,风险高得惊人!所以谨慎的他们肯定不会选择跟科苏特一起发疯。
与此同时,北方的俄军也有了新动作,刚刚被尼古拉一世狠狠训斥了一通的帕斯科维奇真心是急红了眼,不管不顾地将手头全部的部队都投入了战斗,近十万大军汹涌地向巴尔喀千山脉冲了过去,发起了一波又一波凶悍的攻势。
一时间匈牙利的北部边境是全线告急,一副摇摇欲坠的架势。
“给我狠狠地打,炮击不要停,把所有的炮弹统统打出去,碾碎这些杂种!”
坐在高头大马上的帕斯科维奇张牙舞爪地挥舞着拳头,看上去像要将对面的要塞撕成碎片然后生吞活剥。这让他身后的副官和参谋们情不自禁地后退了两步,这位公爵横起来的时候往往敌我不分,还是不要触这个眉头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