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案子更复杂了

他汇报到这里,看了看手上的笔记,再一次开口讲道:“针对其供销社同事的调查显示,其有在商场购物的票据”。

“有人证对吧?”

郑富华点了点桌子,算是在提醒自己,也是在提醒李学武。

“我记得当时是按照偷窃案来办的,相关人员都要调查的”。

“是,是有商场里的人证”

赖山川确认道:“按照当时的走访调查结果显示,其在购买皮鞋的时候因为价格原因还与售货员讲到她自己也是售货员来着,这一点很清楚”。

小主,

“虽然售货员的笔录和相关柜台票据显示她是一个人在购买商品,但并不能证明两人是何时分开的”。

“所以要先确定这个供销社的售货员到底有没有说谎!”

郑富华用手指敲了敲桌子,目光看向李学武,说道:“一会儿就要看你的心理学技术了”。

“心理学也不是万能的,更不是测谎仪器”

李学武无奈地笑了笑,道:“综合判断吧,赖处长继续讲吧”。

“我也是有所怀疑的”

赖山川皱了皱眉头,道:“以前还在想是不是能从她的身上找出些线索来”。

说到这里,他又摇了摇头,道:“现在尸体出现在了金鱼池,除非她参与了团伙作案,否则完全没有时间单独作案的”。

一边说着,一边拿出案宗材料讲道:“我们做过实验和对比调查,两人是在下午两点十一分分开的,柜台售货员给出的大概见面时间是两点半左右”。

“按照购买票据所消耗的时间,以及她回到家里遇见熟人的时间掐算,完全没有时间用来作案”。

“这是我们的实验结果”

赖山川拿出一份文件推到了李学武的面前,示意他可以看看。

“从信用社出来,到王府井商场是2.6公里,骑行需要十五分钟到十八分钟”

“假设两人在王府井分开,张淑琴如果是自己骑行,那么她到金鱼池和家里的时间正好对半”。

“王府井商场到金鱼池基本上是一条支线,2.3公里,十四、五分钟就能到”

“而王府井商场到阡儿胡同死者家里的距离是5.5公里,骑行需要半个小时左右”

“很特殊的就在这里了”

赖山川瞪了瞪眼睛,讲到:“如果按照最近骑行距离,也就是张淑琴每日上下班的行动轨迹来看,她在珠市口东大街的拐点处去金鱼池也就是几步路远”。

“现在我就搞不明白了,她取了钱说跟同事一起去逛街买东西还情有可原”

“现在涉及到诈骗了四万五千元,还要带着同事一起,这也正是我们怀疑她携款潜逃的原因”

“但是现在她死在了金鱼池,她去金鱼池干什么?!”

“要坐火车离开,那她骑过头了啊!”

“嗯,这是个关键点”

郑富华皱眉点头道:“如果按照这一猜想往下追查的话,那她从王府井分开后单独行动时开始计算,到金鱼池这段距离是活着的,还是死了的?”

这个时代的制度和管理是有缺陷的,一方面是没有电子办公,无痕迹可以追溯,另一方面是没有监控可以按人头调查。

所以就会出现案宗上所显示的,信用社的会计和出纳是一个人,供销社的出纳可以一个人拿了货款现金然后去逛街。

李学武特别考虑到是否有人会钻这里面的空子,所以对案宗资料上的环境调查看得很仔细。

尤其是本案的关键点,那伍万元钱,到底是怎么消失不见的。

信用社的管理环境调查显示,信用社的建立和制度主要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解放初期到五八年,这段时间是信用社普遍建立和大发展时期。

当时,根据上面组织要推行合作化政策的指示,在全国广大农村推行“三大合作”即: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

虽然当时的信用社是由小农经济发展起来的,规模比较小,管理水平低,但我国信用合作事业的发展由此起步。

第二阶段是五八年到现在,这段时间是信用社经历管理波折和调整时期。

此时,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在特殊的方针和特殊政策的影响下,都有所变动。

尤其是信用合作事业首当其冲,变动最大。

特别是今年,农村信用社的端口管理已经交给公社和大队了,职权和人事制度上的管理很不规范。

因为同在合作社体系内,所以供销社的货物资金有一部分是在信用社存管的。

李学武看着资料上的管理漏洞是既纠结又特么无奈。

不用很奇怪,这个年代很多管理制度不规范,全靠自觉和道德品质来约束。

你还别说,除了个别特殊的案件,这种道德约束力还挺高的,甚至比法律都高。

你看后世管理模式就懂了,为啥说全是血的教训总结出来一堆看似傻瓜的操作制度,其实是落后的制度规范制定模式决定的。

出了事才特么知道堵漏洞,损失不大堵的也不全面,好像故意留个口子在这给那些大聪明犯罪用的。

你就说会计和出纳能不能是一个人来兼任,出纳能不能带着公款出去逛街,这个问题九十年代末都没有长教训。

听赖山川汇报结束,李学武合上了手里的材料,看向赖山川问道:“有没有找到死者的自行车?”

“什么?”

赖山川被他问的一愣,随即看向桌子边上坐着的刑事组负责人。

“找过了,案发时在找张淑琴的时候就调查过死者是如何失踪的,有关注过自行车”。

小主,

刑事组负责人皱眉道:“但查无所获,就像跟死者一起消失了一般”。

“当时我们也在想,是不是沿途丢弃了,或者藏在了哪”

他有些疑惑地讲道:“从昨天发现死者以后,我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是不是在金鱼池里”。

“有结果吗?”

郑富华微微扬了扬头,道:“昨天金鱼池那边留人了吧?”

“有,有留人值班”

治安组负责人点头接话道:“我们有安排人布控监视,昨晚确实有人偷偷上冰,未发现有所收获”。

“不要大意”

郑富华微微皱眉道:“要防备二次藏匿,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

“就是发现了线索,担心有人监视,进行标记藏匿”

赖山川给治安组负责人解释道:“郑局的意思是要在不打草惊蛇的基础上,确保监视他们的可疑行为”。

“这个……”

治安组的负责人迟疑道:“白天还好说,这到了夜晚有月光的时候也看不太清楚啊”。

“如果赶上没月亮,只能靠人力布控监督了,没别的办法”。

“不行,有人监视,这一招就不灵了”

郑富华皱眉敲了敲桌子,把目光放在了李学武的身上。

李学武微微一愣,随即笑了笑,说道:“这儿离卫三团驻地这么近,您一个电话的事嘛”。

“我打电话,哪里有直接找你方便啊”

郑富华给治安组负责人指了指李学武,示意道:“跟李团求借个红外线夜视仪,那玩意儿兴许管用”。

“李团……”

治安组负责人站起身要给李学武敬礼,却是被对方抬手给打断了。

李学武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说话,点了点头,道:“等下会了我打电话,你去拿”。

“那玩意儿我用过,好家伙,光是电池就有29斤,背着齁累的慌”。

“装枪上跟特么探照灯似的,我们都是拆下来用,大的目标比如坦克啥的一公里能看得见”

李学武给对方解释道:“你们要是照人,三百米是极限,我估计得抵近监视,一百米左右合适些”。

“有就比没有强!”

治安组负责人咧嘴笑道:“这‘夜视眼’总比我们的眼睛管用,大不了弄个地窨子钻进去监视着,就是冷了点”。

“想想办法,克服一下”

赖山川点头道:“暂时先这么着,看看具体情况再说”。

郑富华和李学武所说的红外线夜视仪不是什么高科技,二次战的时候德意志人就在用了。

咱们自己现在用的是从抗援时候缴获战利品仿制出来的,五八年就被吉城光机所研制成功了。

李学武的作用第一次在案件中得到了体现,虽然不是关键节点,可还是让众人看向他的目光里带上了尊敬。

“说说案子吧”

郑富华对着李学武问道:“你怎么看?”

“我还是觉得可疑点很多”

李学武微微摇头,道:“从现在的材料和结果来看,张淑琴他杀是确定了的,诱因很可能就是这笔钱”。

“凶手很有可能就是拿了她的身份证明,在各地写信迷惑你们的视线”。

“原因嘛,很简单”

李学武看向赖山川,道:“因为你们查到了她的社会关系,可能触动了这个案子的第一层保险丝”。

“是……预谋杀人……”

赖山川惊了一下,随即想想好像是这么个情况,此前他们一直都在按照激情杀人来断的。

很简单的,从现在这个角度出发,很有可能就是抢劫杀人案。

可按照李学武的思路来追查,就变成了预谋杀人案了。

两者的区别那可就太大了,完全不是一个办案思路。

“我也是在假设分析”

李学武看出赖山川等人的惊讶了,解释道:“首先,张淑琴应该是没有携款跑路的准备,这一点你们应该清楚的”。

“是,前面也是怀疑过”

赖山川点头道:“最开始我们是怀疑张淑琴诈骗潜逃了,可找不到她离开的渠道和痕迹”

“随后我们就怀疑张淑琴可能出事了,要么被同伙杀了,要么被见财起意的人给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