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屠戮百姓,也是匡扶社稷。

【大夏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飞狐陉陷落破。】

【同时,当夏军溃军仓皇逃至冀州后,这则消息也很快便如同飓风一般传遍了整个邺城。】

【但这时的你们却丝毫不惧。】

【因为此时,在你们快速奔走和檄文的号召下——】

【“冀州存亡,匹夫有责,匡扶社稷,共抗逆贼!”】

【整个冀州风声鹤唳,整军备战。】

【很快便聚拢了二十万余人的大军于邺城,准备北上抗贼。】

【可以说,这支军队虽然精锐参差不齐。】

【但人数上的优势,依然给了你们的极大的自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这则消息消散后,荀瑾瑜面前的画面瞬间也发生了变化。

【数不清的旌旗在邺城外鼓动。】

【战马奔驰,人声鼎沸。】

【整齐的军阵之中,夹着些许混乱,一眼望不到头。】

【人头汹涌,枪戈如林。】

【南北互二十里,首尾不相知。】

但这画面只是在荀瑾瑜眼前一闪而逝,随即便浮现了新的画面。

【飞狐陉,不远处。】

【一群头绑红巾的替天教教众们,身着乱七八糟,还沾染着血肉的盔甲,拿着兵刃踏着整齐的步伐慢跑着。】

【步履交错间,清脆悦耳的金属撞击声不绝于耳。】

【他们的面色虽然疲惫,但眼神却依旧明亮。】

【同时,一队又一队骑着战马的甲骑从他们两旁疾驰而过,溅起一股又一股的尘埃。】

【旌旗飞扬之下,大声的呼喝声响起。】

【“教主有令,慢行转为急行!”】

【“教主有令,慢行转为急行!”】

【“万胜!!!”】

【闻言,他们高呼着,很快便奔跑的起来。】

【身影之间,有人体力不支而倒下,有人口吐鲜血跌倒在地。】

【但没有人停下,也没有人露出犹豫。】

【他们只是绕过了这些人,继续追随着大纛向着前方跑去。】

【毕竟这些人后方自有人会处理。】

【而他们赶时间。】

【因为这次的目标是——】

【邺城。】

【这关乎他们的理想。】

【“替天行道,解放天下!!!”】

画面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