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7章 三管齐下

大时代之巅 荒野悲歌 1805 字 4个月前

周绍宁感觉对企业的品牌建设有了一种更新的认识,“想要定义好公司,需要靠着广告、宣传、市场营销,以及市值的多少和技术指标。”

周不器笑着说:“对,衡量的标准有很多。可手机毕竟是个科技产品,技术水平越高,在固有认知里就会认为是产品性能越好。”

周绍宁道:“而技术水平的体现,往往要靠专利来体现。”

“没错。”周不器点了点头,“在国内越来越推崇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大风向下,所带动起来的舆论风向一定是科技至上。”

周绍宁深以为然,“这种形势在愈演愈烈,联想已经从王座上下来了,取而代之的是紫微星、百度、中兴这样的在科研领域有着很大投入的公司。”

周不器道:“科技含量的高低会成为衡量一家公司优劣最重要的因素!”

周绍宁跟上了他的思路,很担心地说:“可是,科技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就跟信息爆炸一样,这些年来技术的发展也有着技术爆炸的趋势,指数级的增长就会导致科技差距越来越大,这会让很多底子薄弱的公司很快地暴露在浅滩上裸泳。”

周不器道:“要找到一种方式来避免误解,要在可能出现的舆论潮流面前尽快地建立起自我保护机制。”

周绍宁深吸了一口气,“靠着那些没什么实际价值的低端专利。”

“没错。”

这一次,周不器的先知先觉再一次地发挥了作用。

老百姓哪懂什么专利的质量高低,只知道专利数量多,公司就越好、贡献就越大,就会越支持。

所以对爱斯达来说,要有一种全新的思路。

好的专利,对公司的技术发展有帮助。

劣质的专利,对公司的技术迭代没有实际意义,却可以对公司产生很大的营销价值,可以占领用户心智从而培养出某一种固有认知的错觉。

产品的营销,就在潜移默化中出现了。

这种操作,还真不是周不器首创,后来国内的科技企业,基本都是这种思路。

踏踏实实搞研发,这是不够的。

闷头苦干,一年下来才能开发出200个专利;别的公司一通瞎搞,却能申请成功2000个专利。在公众舆论和社会贡献上来看,数量多的就会很占优势,就会收获到更多的公众美名和政策扶持。

甚至很多公司就是纯粹骗钱的,一个专科生带着几个本科生,再找几个专门支持芯片行业发展的院士来站台,就能申请到几十几百亿来搞高端芯片的研究了,再喊出一些“自主研发”、“超英赶美”、“世界一流”的主旋律口号。

搞出来了一堆烂东西,有院士们的支持和赞许,后续的资金就会源源不断地到场,然后继续拿一些垃圾技术滥竽充数……

最后就是一地鸡毛,项目烂尾,什么也没得到。

这还不算,这还会形成市场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有的科技公司脚踏实地地搞研发,资金投入有限,搞出来的项目成果也不那么多……这一比较下来,这些脚踏实地的公司就都成了批判对象,认为科研创新投入不够,不响应国家号召,缺乏企业家精神,是妥妥的企业家。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很多真正搞研发的科技公司,就不能太“真”了,也要跟风“假”一些才行。比如在做出一些科技成果的同时,也要想办法凑数量,搞出来一大堆垃圾把规模做上去。

既能说服公众,也能说服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