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濒湖脉学》二

迟脉:一息之间仅有三次跳动,来去速度极其缓慢。这是在《脉经》中有明确记载的。

迟脉意味着阳气无法战胜阴气,所以脉搏才会显得如此缓慢。

《脉诀》中曾说:需要用较重的手法才能感受到脉搏。这表明迟脉有下沉的趋势,而没有上浮的表现。一息三至的特征非常明显,但却被描述为隐隐约约、难以捉摸,这显然是涩脉的特征。这种说法的荒谬之处可想而知。

【体状诗】

迟脉到来时,一息之间仅有三次跳动,这是阳气无法战胜阴气,导致气血寒冷的表现。只需通过分辨脉搏的浮沉,就可以区分表里病症。要消除阴气过盛的情况,就需要增加火气的根源。

【相类诗】

脉搏跳动三次被称为迟脉,稍快于迟脉的则被称为缓脉。迟脉细小而难以察觉,这就是涩脉的特点。如果脉搏浮大而缓慢,则可以推断为虚脉。

三至为迟,有力的迟脉为缓,无力的迟脉为涩,有停顿的迟脉为结,迟脉过甚则为败脉,浮大而缓慢的迟脉为虚脉。

黎氏说:迟脉小而坚实,缓脉大而缓慢。迟脉表示阴盛阳衰,缓脉则表示卫气旺盛而营气虚弱。应该加以区分。

【主病诗】

迟脉主要与内脏疾病相关,或者是体内痰多的表现。对于深沉顽固的病症和肿块,需要仔细观察。有力的迟脉表示冷痛,而迟脉无力则肯定是虚寒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