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李时珍在山林中发现了一株芦荟。他兴奋地对身边的徒弟说:“瞧,这可是芦荟啊!”徒弟好奇地问:“师父,这芦荟有啥用呀?”李时珍摸着胡须笑着说:“这芦荟味苦性寒,有泻下清肝之效呢。”说着便开始采集起来。
过了几日,有个村民捂着肚子前来找李时珍。李时珍一番望闻问切后,说:“莫急莫急,我有良药。”随后便拿出芦荟,制成药剂给村民服下,没一会儿,村民肚子就不疼了。那村民直呼神奇,李时珍则笑着摆摆手。
有一次,李时珍在药铺中整理药材,看到了黄蘖。他表情严肃地对徒弟说:“这黄蘖啊,可不能小瞧。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呢。”正说着,一个满脸红疹的人前来求诊。李时珍看着他,心中有了主意,很快调配了含有黄蘖的药膏,让那人涂在脸上。过了些时日,那人的红疹果然消退了不少。
李时珍在集市上遇到一个哭闹不止的小孩,家长焦急万分。李时珍上前查看,心中有了底。他回去取来诃黎勒,捣成粉末后让小孩服下。过了一会儿,小孩果然停止了哭闹,家长感激涕零。
李时珍听闻远处的山林中有檀桓,便带着徒弟长途跋涉前往寻找。一路上历经艰辛,终于找到了檀桓。李时珍兴奋地说:“这可是难得的宝贝呀,能祛风通络呢!”回来的路上,徒弟累得直喘气,李时珍则打趣道:“年轻人,得多锻炼呀!”
在一个雨天,李时珍的药铺里来了一位腹痛腹泻的老人。李时珍一番诊断后,取出小蘖,配了几副药让老人带走。没几日,那老人便活蹦乱跳地来感谢李时珍。
李时珍看到厚朴,笑着对徒弟说:“这厚朴啊,性温味苦辛,能燥湿消痰,下气除满。”正说着,一个胖子喘着粗气进来了。李时珍笑着让他服下含有厚朴的药剂,几天后那胖子感觉身体轻松了许多。
而无患子更是神奇,李时珍经常拿着无患子对众人讲解它的功效。有一次,镇上出现了一场疫病,李时珍巧妙地运用无患子配药,最终遏制了疫病的蔓延。
李时珍来到了一片杜仲树林中。杜仲,这可是一味良药啊。只见他仔细观察着杜仲的树皮,嘴里喃喃自语:“这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归肝肾经,有补肝肾、强筋骨之效。”说罢,便小心地剥下一些树皮放入篓中。
正走着,碰到一位老伯捂着腰哎哟哎哟地叫唤。李时珍连忙上前询问,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后,笑着对老伯说:“老伯,您这是肝肾不足啊,巧了,我这儿刚采了杜仲,回去给您弄个杜仲腰花汤,保准有效。”老伯将信将疑地看着他。
几天后,老伯满脸喜色地跑来找李时珍,直夸那杜仲腰花汤神奇,腰不疼了。李时珍哈哈一笑。
接着,李时珍又来到一片椿樗林。他看着椿树和樗树,表情严肃地说:“这椿樗,虽相似,功效却不同啊。椿树皮苦平,涩能收敛,有清热燥湿、止泻止血之效;樗树皮则性凉,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正说着,忽然听到不远处有人在争吵。
原来是两个村民因为分不清椿樗闹了别扭。李时珍赶紧过去,一番解释和演示后,两人恍然大悟,还打趣道:“哎呀,多亏了李先生啊,不然我们还得糊涂下去呢。”李时珍摸摸胡子,笑着摇摇头。
有一天,李时珍在研究漆。他对着那黑漆漆的漆液,皱着眉头说:“这漆啊,味辛温,有毒,可疗绝伤,续筋骨。”这时候,徒弟跑过来,一脸紧张地说:“师父,不好啦,隔壁村有人误用了生漆,浑身起疹子啦!”
李时珍急忙赶过去,看到那人浑身红疙瘩,难受得直叫唤。他一边安慰那人,一边迅速调配解药。经过一番折腾,那人终于缓了过来。李时珍长叹一口气,心说这漆可真是不能乱用啊。
在那充满烟火气的小镇里,李时珍就这么日复一日地和各种药材打交道。他时而严肃认真,时而诙谐幽默,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也发生着各种有趣的故事。
李时珍来到一个小村庄,遇到一位腹痛难忍的老农。李时珍一番望闻问切后,心中有了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