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在李时珍的医馆里,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病人来寻求治疗,而李时珍总是能用他的智慧和医术,为病人解除病痛。
这天,一个富人坐着轿子来到医馆。他大腹便便地下轿,走进馆内。“李时珍,听说你医术高明,本老爷近日总觉心烦意乱,食欲不佳,你可有法子?”富人傲慢地说道。
李时珍看了他一眼,不卑不亢地开始望闻问切。诊断完后,李时珍微微皱眉。“老爷,您这是体内湿热过重,饮食过于油腻所致。这荸荠便能解您之忧。”富人不屑地哼了一声,“这区区荸荠,本老爷府里有的是,吃了却不见效。”
李时珍耐心解释:“老爷,您府上的荸荠想必是经过各种加工,药效已失大半。需用新鲜荸荠煮汤,连服数日才成。”富人将信将疑,但还是命下人照做。
几日后,富人再次前来,满面红光。“李时珍,真没想到这小小的荸荠竟如此厉害,本老爷定重重赏你。”李时珍摆摆手,“老爷,这是药材之功,并非我个人之力。”
此时,一个小孩冲进医馆,慌张地喊道:“李大夫,我爷爷突然晕倒了。”李时珍急忙抓起药箱随着小孩奔去,只留下富人和其他病人们对他医德医术的赞叹声回荡在医馆之中。
李时珍赶到小孩爷爷家中,屋内弥漫着一股沉闷的气息。他快步走到老人身边,迅速展开诊治,眉头越皱越紧(望闻问切)。
“老人家气血亏虚严重,恐有性命之忧。”李时珍沉声道。小孩一听,哇地哭了出来。
“莫急,尚有办法。”李时珍一边安慰,一边翻找药箱,找出几株草药,又吩咐小孩取来新鲜荸荠。
他熟练地将草药碾碎,混合荸荠熬制汤汁。期间,汗水从他额头滑落,眼神却无比专注。
当药喂入老人嘴中后,大家紧张地等待着。半晌,老人缓缓睁开眼。小孩破涕为笑,周围邻居也松了口气。
李时珍长舒一口气,擦了擦汗。正准备叮嘱几句,外面突然传来喧闹声。
原来有人抬着一个昏迷不醒的壮汉进来。“李大夫,他不知为何突然就这样了。”旁人着急说道。
李时珍顾不上疲惫,又投入到新一轮的诊治当中。他望着壮汉的症状,心中已有计较。“这荸荠配上几味药,应能救他。”李时珍喃喃自语,又一场救治即将展开。
李时珍迅速配好药,将荸荠和其他几味药一同煎制。药香渐渐弥漫开来,可壮汉却毫无苏醒迹象,周围人都面露担忧之色。李时珍紧紧握着拳头,心中虽有些许紧张,但面上仍镇定自若。
正在此时,壮汉手指微动,随后缓缓睁开双眼。众人欢呼雀跃,李时珍也长舒一口气。他嘱咐壮汉日后饮食需多加注意,不可过度劳累。
刚处理完这边的事情,又有一位妇人抱着孩子匆匆赶来。孩子小脸通红,哭闹不休。李时珍赶忙查看,原来是感染风热。他笑着对妇人说:“莫怕,这荸荠榨汁,加些许薄荷,饮下即可退热。”妇人忙不迭点头。
李时珍精心制作药汁,孩子喝下后慢慢安静下来,烧也逐渐退去。妇人感激涕零,李时珍只是温和地笑笑,说道:“治病救人,乃是医者本分。”
而后他收拾药箱,又开始思考还有哪些病症可用荸荠来医治,打算回去后将这些经验整理成册,以便更多医者借鉴学习,造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