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地方,工人们扛着木材、工具,开始搭建工棚,这里是临时作坊,朝廷规定,劳工们的住所,只要遮风挡雨就成。
此时,在苏州港,钱家的另一位族人,正站在一群新来的灾民面前,大声说道:“大伙听好了:在下是常熟钱家的人,钱家,你们不晓得吧?那礼部左侍郎钱谦益钱大人,你们总晓得吧?”
下面的灾民,满脸茫然地望着他,还是带队的一位县丞答话道:“知道知道,钱大人文章魁首!当年的探花郎!”
又转身对着他带来的灾民们说:“你们有福了,能到侍郞大人家里做工,侍郎知道吧,三品高官!”
说完,他眼里流露出狂热的崇拜之情,对着钱家管事,恭敬地道:“这些灾民,什么都不懂,先生请继续讲话……”
那管事咳了两声,继续说道:“在我钱家的作坊里干活,管饱饭!只要你们肯出力,工钱也绝对不会少。”
听说管饱饭,灾民们的眼睛都亮了,他们从老家出发,官府每日里,给一个杂粮馒头,根本吃不饱,一路忍饥挨饿地走过来,就是为了吃一口饱饭!
一个瘦弱的少年小声问道:“真…… 真的能吃饱饭吗?”
钱管事拍着胸脯保证:“当然,我还能骗你们不成?”
他又指着边上的官员说:“岛上也有官府管着呢,别的不说,海里的鱼虾管够!”
听说有官府,灾民们放心了,纷纷举手,同意到钱家的作坊做工。
县丞同钱管事签了合同,附上写着劳工们姓名籍贯的登记表,与合同一起,一式两份,到时候凭合同来此领人,少一人,钱家都要负责任。
县丞要走,灾民们有点舍不得,他们没出过远门,一路上将县丞当成了依靠,一下子要分开,他们有些害怕。
县丞说:“大家都是一个县的乡亲,去到工厂,要互相照顾,听主家的安排,好好干活,家里的爹娘妻儿,等着你们挣钱买粮食救命!等这一季活计完工,本官再来接你们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