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张弛控制区内的稻米处处丰收,与鬼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本地粮食减产,海路运输被盟军潜艇破坏的双重打击之下,鬼子的部队也终于闹起了粮荒,饥肠辘辘的鬼子兵也不得不多吃一些芋头、木薯、甘薯和马铃薯之类的薯类食品来填饱肚子。(意外吧,勃固很多地方除了水稻其实也种植薯类)
那么按照鬼子的传统思路,缺粮食就要下乡征粮。
然而一旦鬼子撕下伪善的面具,开始祸害老乡后,本来他们所打造的帮助勃固人赶走约翰殖民者的‘解放者’人设立刻就崩塌了。
这使得勃固南方地区本来还算平稳的治安状态急剧恶化,勃固农民和鬼子之间的矛盾达到了顶点。
包括乾人在内的勃固各族人民很快在物理意义上和当地的鬼子们‘打成一片’。
随着张弛不断趁机向各路抵抗组织提供军火和给养,分队级别的、携带有轻机枪的鬼子征粮队开始发生‘神隐’现象。
十几头派往村庄征粮的鬼子在光天化日之下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更大规模的鬼子下乡倒是安全了,然而出动大部队却需要配发额外的‘作战分’口粮。
讽刺的是,鬼子长官们很快发现大规模征粮队出动,消耗的粮食比收获的还多。
最终,恼羞成怒的寺内寿一只能把一切的问题都归咎于张弛,寄希望于通过消灭张弛的部队彻底肃清勃固的抵抗力量。
(白鹰后来在两河流域也是这么想的,以为打死最大的抵抗头头就能万事大吉,最后...)
于是‘三路围攻’计划仓促上马。
------
时间回到12月初的时候,寺内寿一的三路围攻计划在昭和参谋们一番协作下逐渐成型。
由于一直以来张弛巧妙地将 212 师部队化整为零, 对周围的鬼子各部进行机动袭击。
鬼子完全无法深入到他的控制区,难以获取有价值的情报。
同时,在张弛的授意下,当地侨民、北逃的难民、从滇省西逃的难民等大量人口在9到12月内迅速扩张,目前整个克揿邦的土地几乎都被乾国侨民所占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导致鬼子即便想找几个土人做‘带路党’都找不到,使鬼子在克揿邦陷入了极度的情报黑暗中。
最终,整个克揿邦地区在鬼子的地图上都陷入了“战争迷雾”中。
与之相反,整个克揿邦境内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传往 212 师指挥部,这为张弛接下来的作战提供了大量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