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中秋至 举办诗会

昌隆十七年 八月十四

中秋佳节近在咫尺,京城处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氛围。

秦王杨起却觉得每年千篇一律的中秋灯会缺乏新意,思索着今年要搞些不一样的名堂。

思来想去,他决定前往母亲梅老夫人处商议此事。

杨起的王府正堂“正气堂”,寓意堂堂正正做人。

他踏入正气堂,穿过回廊来到偏厅,只见梅老夫人正斜倚在柔软的四方软垫上,悠然地品尝糕点、轻啜热茶,神态闲适。

“娘,您正用膳呢!”杨起笑着走进偏厅,一脸亲昵。

梅老夫人抬眼瞟了儿子一眼,见他笑容满面便知有事,不紧不慢地又喝一口茶,

缓缓说道:“说吧,大清早找我何事?”

杨起在梅老夫人身旁坐下,凑近说道:“娘,明日就是中秋了,儿子想问问您今年想怎么过节?”

梅老夫人有些莫名地看了杨起一眼,放下茶盏说道:“老规矩呗!请你三叔、四叔和两位岳父进府吃团圆饭,

让戏班子唱三天大戏,给府里的丫鬟小厮每人发两个月例钱。”

杨起微微颔首,赶忙补充:“老太太,您说的自然没错!

只是儿子寻思每年都是灯会猜灯谜,实在乏味。

今年咱们王府能不能以王府名义,在中秋举办一场诗会,与民同乐?”

梅老夫人微微挑眉,沉吟片刻:“倒是个新鲜主意。只是举办诗会可不简单,诸多事宜得仔细筹备。

你且先去和可卿、冰清商量商量,看看她们有什么想法。”

杨起点点头,告退后前往两位妻子的院子而去。

陈可卿与刘冰清正坐在庭院中赏景,见杨起来到,起身相迎。

“王爷今日怎有空过来?”陈可卿微笑问道。

杨起笑着将举办诗会的想法告知二人。刘冰清一听,顿时兴致盎然:“这主意有趣,不知王爷可有初步筹划?”

杨起思索片刻道:“我本想把诗会地点定在王府花园,但又觉得城南的食为天酒楼更为合适。

那里场地开阔,且酒楼名声在外,能容纳不少人。任何人只要有诗才,都能来参加,真正做到与民同乐。

今日就在食为天酒楼进行预试海选,明日中秋再进行决赛。只是这诗会的主题、流程,还有邀请的宾客,都得好好商议。”

陈可卿微微点头,轻启朱唇:“诗会主题不妨紧扣中秋明月,既能贴合佳节,又有诸多可写之处。

让大家在诗中抒发对明月的情感,对团圆的期盼,这样不同身份的人都能有感而发,也更能体现与民同乐的意味。”

刘冰清附和道:“姐姐所言极是。至于流程,今日预试海选,可让前来参加的人现场作诗,

由几位学识渊博的先生初步筛选出佳作。为了体现公平公正,不论达官显贵还是普通百姓,都按顺序提交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