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施一公教授

张启和施一公相谈甚欢,话题不知不觉转到了生物工程育种上。

他目光诚挚,虚心请教:“施先生,转基因在当下备受争议,您对此有何见解?”

施一公微微皱了下眉头,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他轻轻叹了口气说:“这可是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啊。我并非植物学家,在转基因作物的专业研究细节上,植物科学家们才是真正的权威,他们定能给出完美的答案。不过,就我个人的认知而言,社会大众对转基因实在无需恐惧。”

施一公坐直了身子,语气坚定地继续说道:“我们看到,许多国家对转基因农作物的调控政策十分严格,这正表明了各国政府对这项技术的重视与谨慎。那些在网上流传的所谓转基因‘有害’的例子,一律都没有经过科学严谨的证明。从长期的研究与实践来看,转基因对环境、自然、生物以及人类健康的影响,在科学层面上已经确认没有问题。每个国家的政府都在履行职责,认真地监管转基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要给予科学家们信任,相信在科学的框架与严格监管下,转基因技术会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

张启专注地听着,不住地点头:“施先生,您的话让我豁然开朗。确实,很多时候公众容易被不实信息误导,科学的理性判断才是关键。”施一公欣慰地笑了笑:“没错,科学普及之路任重道远,我们都需要努力啊。”

施一公又微微顿了顿,表情变得严肃而认真,推了推眼镜说道:“转基因技术,从科学原理和大量严谨的实验数据来看,它确实是一种有着巨大潜力的生物技术手段。在农业方面,它能够精准地将某些优良性状的基因导入作物中,比如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这对于解决全球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小主,

他站起身来,缓缓踱步继续说道:“然而,公众对转基因的担忧和疑虑也并非毫无缘由。一方面是对新技术的不了解,担心可能存在潜在风险,比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否会引发人体健康问题等。另外一方面,公众是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蛊惑和煽动,完全脱离了科学讨论的轨道!这才是转基因有所谓‘争议’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在科学共同体内部,每一项转基因成果在推向市场应用前,都要经过极其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和监管审查程序,这一系列的措施就是为了确保其安全性。我们科研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科普转基因知识,消除他们的误解,让大家能够基于科学事实而非无端猜测去认识转基因技术。”

张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施先生,您这么一解释,确实让我对转基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施一公笑了笑:“是啊,科学的进步离不开公众的理解与支持,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也需要在科学严谨与公众认知之间找到平衡。”

他推了推眼镜,略微激动的说道:“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科学家,我觉得最后转基因问题上的发言权,我觉得应该留给科学家,科学家会给政府做正确的建言献策。

相信中国的科学家这方面很负责任,多听听科学家的声音。真正懂得转基因的科学家,无论给政府建言献策,还是带领媒体,对转基因问题做出权威解答,他们都是正确的。”

杨振宁坐在一旁,认真听完施一公的话后,缓缓点头表示认可,他目光深邃而严肃地说道:“施先生说得很对,转基因本就是个纯粹的科学问题。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研究方法,应当由专业的科学机构,通过大量的实验、观测和严谨的论证来给出答案,绝不能让其卷入政治的漩涡,被政治化对待。”

杨振宁的声音略显沉重,他接着说:“可如今,一些激进势力对转基因进行妖魔化,这是极为错误的行径。他们抛开科学依据,用意识形态来评判科学问题,这完全违背了科学精神。长此以往,不仅会阻碍科学技术的正常发展,让我们在农业、生物科技等相关领域错失发展机遇,还可能在民众中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影响社会稳定,最终必定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我们必须要站出来,倡导理性看待科学问题,让转基因技术在正确的轨道上接受科学的检验与发展。”

众人听着杨振宁的话,都陷入了沉思之中,屋内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大家都深刻意识到在科学与社会舆论的复杂交织中,维护科学的纯粹性是多么的重要。

施一公微微前倾身子,带着些许关切说道:“杨先生,此次前来,实则还有一事相问。今年,网络上盛传一篇名为《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文章,说是出自您手,以至于您接连收到诸多与佛教相关的研讨活动邀请,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杨振宁轻轻叹了口气,脸上露出无奈之色:“施先生,这实在是一场误会。这篇文章其实源自十年前一篇署名‘杨振华’的《佛教与科学精神》,后来被别有用心之人篡改成我的作品。好在《北京青年报》已经确认事实,并且即将独家刊发我的辟谣声明以及整个调查过程,希望能借此澄清事实,让大众不再被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