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第一次授课

很快到了9月10日这天,燕京大学的校园里弥漫着新学期的朝气与活力。大一新生们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对知识的渴望,早早地来到了教室。今天是他们正式上课的日子,而他们即将迎来一位与众不同的授课老师。

教室里,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听说给咱们上《生物学导论》的张启老师可厉害了,他是黎曼猜想的破解者呢,还是生物学副教授,这也太牛了吧!”一个戴着眼镜的男生满脸惊叹地说道。

“真的假的?感觉像在听传奇故事,不过咱们都参加了开学典礼,应该不会有假,可怎么能有人这么年轻就有这么高的成就啊?他的智商得有300吧!”旁边扎着马尾辫的女生还是有些难以置信地摇晃着头。

大家的好奇心都被提到了嗓子眼,都迫不及待地想见识一下这位神秘无比的老师。

就在这时,教室门被轻轻推开,张启迈着自信的步伐走了进来。他看起来和学生们年龄是一样的,面容清俊,眼神深邃而明亮,带着一种独特的学者气质和从容淡定。他走上讲台,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激动的聚焦在他身上。

张启微微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开始自我介绍:“同学们好,我是张启,生命科学院的副教授。很荣幸能成为你们《生物学导论》这门课程的老师。我知道你们可能对我有一些好奇,其实我和你们一样,也是在不断探索知识的道路上前行的人,只不过比你们早走了几步,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能一起在生物学的海洋里畅游。”

这时,一位坐在前排的同学高高地举起了手。张启微笑着点头示意他提问:“请问张老师,您今年多大的年纪呀?”

张启微微扬起嘴角,平静地回答:“18 岁。”

此语一出,顿时满堂哗然。同学们面面相觑,随后爆发出一阵阵的惊叹声。

“您可真是年轻啊!”一位同学忍不住大声说道。

“大神,收下我的膝盖吧!”另一位同学带着崇敬与诙谐高呼。

张启依旧面带微笑,眼神温和地扫视着教室,轻轻抬起手向同学们挥了挥,说道:“年龄不过是个数字,在知识的领域里,我们都有着无限成长的可能,希望大家更多地关注生物学中的奇妙世界,而非我的年龄。现在,让我们继续探索生物学的奥秘吧。”

说罢,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生物学导论》五个大字。

《生物学导论》这门课程,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意义非凡。它是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基石,就像是一座大厦的根基,只有打好这个基础,才能在未来深入理解生物学的各个分支领域。它将带领学生们初步认识生命的奥秘,从细胞的微观世界到生态系统的宏观构成,从生物的遗传变异到生物的进化历程,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的大门,激发他们对这门学科的探索欲望,为他们今后在生物学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埋下希望的种子。

对于张启来说,他的上一世是中科院院士,也是华中农业大学的教授,教授学问几十年,带过的博士研究生都有数百名,现在教这些大一新生,那简直就是轻而易举!

张启开始正式授课,他深知对于这些刚刚踏入生物学领域的新生来说,很多概念都过于抽象和艰涩。于是,他决定用打比喻的方式来讲解。

“同学们,我们今天先来讲细胞。细胞就像是一个超级迷你的工厂,你们看啊,细胞核就像是这个工厂的控制中心,它指挥着整个工厂的运作,就像厂长一样。线粒体呢,就像是工厂里的发电机,为细胞的各种活动提供能量。内质网则像是工厂里的生产流水线,负责加工和运输各种物质。而溶酶体就像是清洁工人,专门清理细胞里的垃圾和废物。这样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了呢?”张启一边说着,一边用生动的手势比划着各个细胞器的功能。

同学们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同时也对细胞的结构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再来说说基因吧。基因就像是一本神秘的密码本,它上面的每一个密码都决定了我们生物的各种特征。比如说,就像我们玩的乐高积木,每一块积木都有它特定的形状和功能,基因就像是决定这些积木怎么组合、组合成什么样的指令。不同的基因组合,就会拼出不同的生物个体,就像用不同的积木组合可以搭出不同的造型一样。”

张启在讲台上走来走去,眼神与同学们交流互动,他看到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便继续说道:“那生物的进化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把生物进化比作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在这场比赛中,生物们都在不断地适应环境,那些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就像是马拉松选手调整了自己的跑步策略,跑得更快更稳,它们就更有机会生存下来,并且把自己的优良‘跑步策略’——也就是优良基因,传递给下一代。而那些不能适应环境的生物,就逐渐被淘汰出局,就像在马拉松比赛中掉队的选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课堂上时不时响起同学们欢快的笑声,大家都被张启这种幽默风趣又通俗易懂的授课方式所吸引。原本枯燥乏味的生物学知识,在他的比喻下变得生动有趣,仿佛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在同学们眼前跳动。

随着课程的推进,张启又讲到了生态系统。“同学们,生态系统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朋友圈。在这个朋友圈里,有生产者,就像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