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服男子面无表情地接过了那本册子,不紧不慢地轻轻翻开,停在了某一页上。然后,又让小吏送过笔来。在册子上画了画,似乎是做了个什么记号,然后又把翻开的册子递回给小吏。
“你且好生看看,是否就是这个‘邻’字,莫要出差错才好。”
那小吏恭恭敬敬地接过衮服男子递回来的册子,然后转过身去快速走进了左边的偏殿之中。不多时,偏殿里就有了动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个身着红袍,左手持簿右手执笔的男子从偏殿出来,来到衮服男子身旁站定后,脸色阴沉地说:“启禀大王,此次带来之人应当是处州松阳的郑林。”
说完之后,那红袍男子还把手里的簿子送到了衮服男子的面前。
衮服男子瞥了瞥眼前的簿子,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恶狠狠地瞪向那两名带着郑邻到此的黑衣公人。
“你们这群饭桶!到底有没有搞清楚状况?这事儿与这个郑邻无关,还不赶快把他给本王送回去!”
听到这话,那两名黑衣公人如遭雷击,扑通一声双双跪倒在地。不停地向殿前的衮服男子和红袍男子磕头。
“小人该死!小人该死啊!请大王恕罪,请大人饶命……”
这时,那红袍男子也开口了,“还愣着干什么?没听见大王的吩咐吗?还不赶紧听大王的话,把这个郑邻送回去。若再有半点差池,小心你们的脑袋!”
红袍男子的话音刚落,只见那两名原本跪倒在地的黑衣公人,如同触电一般迅速弹起身子,手忙脚乱地挟住郑邻便往门外狂奔而去。
瞧着两个黑衣公人慌乱的样子,衮服男子见状,轻轻地摇了摇头。拿过红袍男子手里的簿子,又瞥了几眼。
突然,他的脸上微微泛起讶异之色。“咦?此人竟尚有一纪(十二年)之寿元……”
紧接着,他抬起头来,“去去去!赶快将这郑邻给我叫回来!”
听到这话,一直在殿前侍立的一名小吏瞬间反应过来。身形一闪,眨眼间便已抵达院子之中。其速度之快,比起方才那两名黑衣公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令人咋舌不已。
没过多久,郑邻再次被带回到了衮服男子面前。不过,这时的郑邻显得有些慌了,不知道自己怎么又被叫了回来。
看着郑邻惊慌的样子,那豹头环眼的衮服男子居然还笑了笑,“莫怕,看你的面相,倒是像个善人。此番叫你回来,只是想问一问,平日里你可曾诵读过何种经文?”
尽管听出了衮服男子话语中的善意,然而看到他那张面带横肉笑脸,郑邻心中仍不由得一紧,连忙强行按压住内心的慌乱与不安,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回大王的话,小的曾有幸拜读《高王经》,也曾诵读过《观世音经》。”
“嗯,如此甚好,果真如此啊。”听闻郑邻的答话,衮服男子满意地点了点头。
“郑邻,你可知道那些平生不修善事人的下场?
面对衮服男子突如其来的问,郑邻茫然地摇了摇头。
看到郑邻这般反应,那衮服男子并未多言,只是转过头去朝着身旁的一名小吏招了招手,“来,你且带他到各处去走一走,好生见识一番。”
虽然不知道着衮服男子是什么意思,但他也不敢有丝毫怠慢,紧紧跟上了那个小吏的脚步
刚转过大殿,郑邻瞬间被眼前的景象吓得魂飞魄散,口中更是不由自主地反复念叨起观世音菩萨的名号。
在这座大殿的背后,竟然矗立着一排排密密麻麻、粗壮无比的铁柱。每根铁柱上,都捆绑着些披枷带锁的人。那些人一个个面容憔悴,身无一物,瘦得皮包骨一般,没个人样子。
在铁柱子的上方,还挂着一个个粉色的牌子,上面写着这根柱子上被捆绑的人的罪状,有的是诅咒,有的是杀生,有的是打架……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