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差我往天台取经

而那几个黑衣人则如同饿狼扑食一般,紧紧地跟在他的身后追了上来。

黄通判气喘吁吁地奔跑着,脚下的步伐越来越沉重,但求生的欲望却让他不敢有片刻停歇。就在他感到体力即将耗尽的时候,眼前的景象忽然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原本平坦开阔的道路前方,竟然突兀地矗立起了一座高大威严的衙门。尽管由于距离较远,无法看清这座衙门所悬挂的匾额究竟写着哪个部门的名号,但此时此刻,黄通判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不管这是什么衙门,只要能暂时躲避身后那群黑衣人的追杀就行。而且凭借自己通判的身份地位,就算真遇到什么麻烦,想必也能够设法周旋解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主意已定,黄通判使出全身最后一丝力气,像离弦之箭一般朝着衙门飞奔而去。终于,在那几个黑衣人快要追上他的千钧一发之际,抢先一步冲进了衙门。

谁能想到,当他踏入衙门之后,却惊异地发现那几个神秘的黑衣人竟然也紧随其后走了进来。不过他们明显放慢了步伐,脸上甚至流露出一种如释重负般的神情。

看到这一幕,黄塍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疑惑:难道自己进了贼窝子不成?

带着满心的狐疑,他又将目光投向眼前这座衙门的公堂。与自己平日里办公的地方相比,此处其规模之宏大、气势之磅礴自不必说,单就那浓重的黑色便足以给人一种庄重敬畏的感觉。庄严肃穆之感,令人心生敬畏之情。

此时,身后追赶而来的黑衣人有人说话了,“都已经到地方了,怎么反倒停下不往里走啦?”

然后,一个声音附和着,“是啊,牵着不走,非得赶着才行啊。原本我们只打算押送你慢慢地过来,哪里晓得你自己如此拼命地往前冲呢。”

几个黑衣人的话里,不乏夹杂着戏谑之意。在他们的推推搡搡下,黄塍被裹挟着进了公堂。

公堂之上,端坐着数位身着绯绿官袍的官员。他们个个面色肃穆、不苟言笑,那冷峻的神情仿佛能将人瞬间冻结,让人望而生畏。

黄塍正满心惶恐地站在堂下,正当他心中忐忑不安之际,堂上的一名官员开了口,“此次传召你来此,乃是计划着让你负责押送五百名僧人前往五台山。”

此言一出,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击中了黄塍,要知道,从济州到五台山,其间路途何止千里!而如今却要他独自一人押送这整整五百名僧人前去,这究竟是何用意?

想到这里,黄塍的双腿一软,噗通一声便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哀求。

“大人啊,求您高抬贵手,饶过小人吧!小人家境贫苦,家中还有年老体弱的父母需要奉养,膝下更是有着嗷嗷待哺的年幼子女等着我照顾,实在是没有能力担此重任啊!还请大人发发慈悲,开开恩吧!”

然而,黄塍的苦苦哀求似乎并未打动那位开口的官员。只见他原本就阴沉的脸色此刻变得愈发难看,刚欲张口呵斥之时,一直站在其身旁的一位官吏突然迈步上前。

“大人,既然这人有难处。二来这人又诵过华严。依下官之见,不妨派遣李主簿前去办理这桩差事。日后有合适的机会,再安排其他重要事务交予他办理便是。”

听到自己的下属提到黄塍曾经诵过华严,那官员脸色又变了一下,但很快便恢复如常,轻轻地点了点头,显然对这名官吏所提的建议表示认同。

见公堂上有官吏劝阻,而且那绯绿袍官员免去了自己押送僧人去五台山的差事,黄塍激动得难以自抑,连连磕了几个响头。

只不过,对于这位即将接替自己去完成这项任务的李主簿究竟是何方神圣,黄塍想了半天却没有想个明白。

然而,还不等黄塍多想片刻,正当他还在苦苦思索之际,那绯绿袍官员已然再次开口了,“既然这事儿定下来了,你们就赶紧把他送回去吧。”

随着那绯绿袍官员的话音,先前那几个追逐黄塍的黑衣人也来到了公堂里,毫不客气地伸手推搡着黄塍,急匆匆地将他带出了公堂。

出了公堂之后,外面的景象与之前大不相同。当黄塍最初跑来时,所经过的明明是一条宽敞平坦的官道,但此刻展现在他眼前的竟然变成了一条河。